项城市教育体育局胡新颖 坚守育人初心 躬耕教研天地
党的生活网周口讯(黄万里) 有一位这样专注于教研的灵魂人物,有一场场这样生机勃勃、创新不断的教研讲座,有一些这般精彩、高质量的教研工作群,有一个这样精诚团结、乐学高效的教研团队……她们的故事平凡、温暖,又令人感动、肃然起敬。
胡新颖,现年40 岁,是河南省项城市教育体育局的教研室副主任,一位有着21年党龄的优秀党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从事过8年的初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于2008年开始做教研员工作,在2015年开始摸索做网络教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教师,胡新颖参加了河南省化学优质课大赛,所授《气体摩尔体积》获省优质课一等奖。作为主持人,主持了省级课题并结题,所做课题“网络教研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入围华东师范大学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研究》子课题。作为教研员,在河南省教研员会议中,多次作为参会嘉宾做主题发言。参与设计河南省国培项目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并作为多所学校国培讲师为参训教师主讲。同时,胡新颖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3篇,作为副主编出版《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系列丛书等。2019年,她被第五届教博会邀请,作为全国优秀教研员参会并做典型发言。
多年来,在工作岗位上,胡新颖兢兢业业、勇于创新、埋头苦干,带出了一批像鲍冬冬、韩爱华、潘凤、刘园园、宗玲玲、闫艳丽、崔冬梅等精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教师团队。她经常受邀奔波于全国各地做教研课题讲座,带领她的小伙伴先后创立“项城课题”QQ群、“项城课题”微信群、“项城课题”在CCtalk平台上的直播群、“项城课题”写作群、“项城课题”阅读群等,各工作群齐头并进、充满活力,并坚持良好运作,为教育界内的课题教研树立了楷模,受到国内教育同仁的高度赞扬。
“我只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些课题方面的研究,不断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领域内遇到的困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术上要求精致和完美,做人上要求善良和宽容。”胡新颖这样诚恳地说。
教研,她们认真做
课题研究,对于基础教育的老师来说,是一个难题。每一步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可很多时候发现河里没有石头,而老师们又必须要过河,这促使胡新颖开动脑筋想办法,便从课题的选题、立项、开题、中期、结题和老师们一起摸索。基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若要组织全市做课题的老师们开会、培训,很繁琐低效,于是胡新颖想到了网络教研。2015年至今,她带领她的小伙伴通过晚上的直播平台举行了200多次网络教研活动,极大创新了区域教研的模式,开启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年来,胡新颖每次都是在晚七点后,打开电脑,开始和老师们一起畅聊对教研的认识和理解。几年来,她们慢慢形成了一个团队,汇聚了一群负责技术、文字、截屏、公告、宣传、整理和策划的成员,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引领更多老师做教研。

因为志同道合,大家忙并快乐着;因为前行的道路坎坷不平,大家互相温暖鼓励着。
随着微信群的广泛应用和强大功能,亦得益于团队里老师们的热心支持、勇于创新,胡新颖成功打造了包含六个500人的“项城课题微信群”和若干子工作群。在这些课题群中,每天都有群主心语分享、有来自省内名师教育原创分享,有定期课题讲座预告,有国内外教育新理念的传递,有经过严格把关、精心筛选本地教师的教育教研心得、讲座观后感等。丰富精彩的微语美文是大家喜闻乐读的精神食粮。每日更新、内容丰富,让“项城课题群”这块课题小天地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省内的教育同仁加入和助力。
借助于沪江CCtalk直播平台,胡新颖和团队成员策划每周一晚7:00或者7:30准时推出教研讲座,免费向大家播发。讲座内容从课题研究到课堂观察、课例评析、亲子诵读、家庭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等。她们不仅自己讲,还常邀请一些教育名家来传经送宝。
我们坚信,在胡新颖的组织带领下,在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战线老师们的教研之路会越来越好。
2020年,胡新颖按照自己的年计划,已邀请了部分名家名师加入教研讲座、微信工作群分享,让更多老师足不出户就可感受到名家名师的风采和引领。比如新疆教科院的孙涛老师、陕西领心教育的郭鑫悦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珏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吴昱昊、常州三井小学丁根志校长、河南省实验中学思达外国语小学的的何亚珂老师等,这些教育同仁将最新、最实用的教育教学内容分享给听众老师们。
截至目前,“项城课题群”团队已经举行了200多次网络教研活动,参与人数已辐射到国内大多数省份,吸引全国各地的老师参与教研30万人次。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胡新颖常常以此鼓励大家。
从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的成长!这,就是一个县级教研员、县级教研团队的力量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项城课题群”这个平台在成长、受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如同歌词《苔》里所描述,胡新颖和她的课题群不正如那小小的苔花吗?在自己的教研天地里精彩地绽放着。因此,《苔》这首歌被选作讲座开播前的预告音乐,温馨地播放激励着大家。
慈善,她们虔诚走
除了做网络教研讲座,胡新颖还带领、鼓舞大家创建写作群、阅读群,运营好“项城课题群”微信公众号等事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会到精通。这群热爱课题教研的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在胡新颖的规划指导下,在多次激情碰撞的交流研讨中,书写着精彩,也不断地提升着自己。
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要积极写出感悟和简报,发至公众号编辑部,经讨论、修改,再把大家原汁原味的文章发布出去。虽不是专业的写手,写的也不够好,但在一次次的书写中,大家在一点点进步。同时,她们还开通了赞赏功能,并几乎将打赏的钱全做了公益。查看了一下轻松筹、水滴筹,曾给60多个家庭做了募捐,钱虽不多,但能让那苦难的人们看到些许温暖也好。
曾在群里看到当地二实小的一位学生婉清患有白血病,胡新颖和团队成员将患者的照片录制成小视频,配上画外音,放在群里进行募捐,并积极将募捐所得悉数捐给患者。
2018年夏,胡新颖在朋友圈发现当地永丰镇中心校的一位田老师,因收玉米导致腿被机器截肢,看后心疼不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教师队伍里的一员,应当互相关心、爱护。胡新颖开始策划和群里的同事一起捐款。20元、50元、100元、200元……捐款由学校负责人收取,一时间,一股美好温暖的大爱充溢于项城课题群,流淌于大家的心间。
据了解,多年来,在“项城课题群”内做过很多次募捐。那些受捐助者有教师本人、有教师家人、有学生,有本地的,还有外地的。
除了痴心于教研,胡新颖和她的课题群老师们还是一个有情有爱、真诚向善的团队。
公益,她们用情感动
“项城课题群”的教研活动是公益的,是团队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的。在这里,没有证书、没有奖金,但对于每次活动大家都用心组织。收获大家的认可,对教育教研事业有帮助,这就是她们的初心!
在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期间,胡新颖和她的课题群团队积极策划了英语、化学等学科的公益讲课,利用现有网络师资发起名师课堂公益行,在微信平台邀请省内名师志愿讲课,在多个渠道免费播发,广为转发、收看、点赞,让广大学子受益受教,为“停课不停学”贡献着的智慧和力量,得到了新华社、项城融媒体等宣传报道,受到了省厅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
因为真诚做公益,在这条路上,总会遇见很多真诚的人。上海的启明书社就是在这条公益路上遇到最大的咖。大概两年前,胡新颖在朋友圈里看到招募乡村学校,帮助建立图书馆和捐赠图书,帮助培训乡村教师,帮助乡村孩子通过阅读进行“弯道超车”。

只要对项城教育有帮助,就要积极争取。胡新颖立刻联系他们、寻找他们,把他们约到项城来考察。她不顾自己在家休产假亲自开车去周口迎接启明书社的联络人,让他们感受项城师生对阅读的渴望。他们被胡新颖感动了,一次批准了8所“爱阅读学校”和18位“爱阅读教师”。可喜的是,经过不到一年的考量,项城的老师全部通过考核,并提前加入爱阅读项目,获赠对方一年配送图书和书架56万元。而对于老师的培训影响不是用金钱来衡量啊,2019年暑假,该书社邀请爱阅读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去上海进行免费的文化之旅。胡新颖和大家都被深深地感动着,也倍加珍惜着这些机会成长自己,成就更多孩子的阅读梦。
多年来,作为一名牢记教育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一位沉醉于教育教研事业的“摆渡人”,胡新颖默默坚守、矢志不渝、务实重干、携手公益,坚守纯净求真的教育情怀,组织引领更多老师潜心教坛育桃李,争做出彩出新教体人!(项城市教育体育局 朱宁宁 )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热线:136 7341 9038
欢迎投稿!
(编辑/星星 审核/黄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