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飞机理论”与“风筝畅想”
在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中,既有人总结出了诸如“温水煮青蛙”“围猎”“能人腐败”“小官大腐”等现象,也有人在反腐倡廉教育方面总结出了“飞机理论”“廉洁是‘1’、其他是‘0’的政治生命公式”等。
仅就“飞机理论”而言,其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对每一名处在名、权、利层层包围,且身边各种诱惑不断出现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讲,人生好比一架飞机,不在于飞多高、多远,重要的是能够平稳着陆;不在于有多大权、当多大官,而在于为党和人民作多大贡献,从而真正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追求。正如每架起飞的飞机,都追求平安降落一样,虽然每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不同,但对廉洁从政的追求却是一致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飞得不可谓不早、不高、不远,但却在飞行途中,忘记了系好系牢廉洁从政的安全带,最终导致“硬着陆”,甚至落了个机毁人亡的悲惨结局。还有一些已经退休的党员领导干部,从形式上看,似乎已经安全着陆了,但却东窗事发,因为一些从前所干的违纪违法之事再次被揪出来,落了个晚节不保、晚景凄凉的下场。
自由犹如空气和水,享之不察、失则不可。由此及彼,深思细想,党纪国法存在的意义与所发挥的作用不也正是如此吗?总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视党纪国法为枷锁束缚,对组织上的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感到浑身不舒服、不自在,挖空心思、变换手法摆脱;总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以不受任何约束为个性,视对抗逃避组织监管为高明,最终不仅没有得到所谓的自由,还喝下了自酿的“苦酒”。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讲,纪法、规范、要求等,既最大程度构建了自由活动空间、指明了安全活动地带,同样也最大限度地隔离了风险隐患,划出了边界雷区。
飞机与风筝,两者颇有渊源,不仅外貌特征相像,飞行原理也相同。由此引申到我们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党员干部要像飞机飞行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为什么出发,从哪里出发,落脚点是什么,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这样才能圆满实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还可以把自己比作是党组织手上的一只风筝,永远和党组织联系在一起。而反观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迷失了初心、丢失了党性、丧失了本色,在坚守廉洁从政底线这个问题上,没有丝毫自律敬畏之心、自我防范之意,还将组织上的叮咛嘱托当作耳旁风,把制度规定视作稻草人,甚至肆意践踏纪法红线,刻意割断维系风筝高飞的绳线,上演了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
“雁行千里不掉队,风筝高飞一线牵”。如何看待和对待维系或者说拴住自己的那根线,是把其视为羁绊、障碍,还是把其当作安全绳,也在根本上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高度与结局。或许,许多犯错误的党员领导干部最终都没有明白,风筝能够飞上天,不仅借助风的力量,也靠线的维系。如果一只风筝主动放弃了系在它身上的线,也就是拒绝了组织上的关心与爱护,既没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也失去了继续飞行的动力,注定飞不久、飞不高、飞不远,摔地上栽跟头是迟早的事。
知易行难,行胜于言。正如人生是一场不可逆的单向旅程一样,在廉洁问题上也绝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作者系省纪委监委宣传部副部长)
来源:《党的生活》2020年第5期(上)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热线:136 7341 9038
欢迎投稿!
(编辑/星星 审核/黄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