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周口讯(黄万里) 为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曹里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八字方针”,严把“四道关”,有效解决农村党员发展难、质量低等问题。
严把“标准关”。乡党委坚持质量重于数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党员发展的首位。从积极分子队伍抓起,将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种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能手、年轻乡土人才纳入积极分子队伍,把政治觉悟、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群众公认的同志作为推荐入党的导向,为党员发展工作奠定基础。
严把“培养关”。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把党史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作为必学教材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传帮带作用,由支部明确1名支部委员作为培养人,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实践锻炼和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疫情防控、纠纷调解,环境整治,治安维护,文明创建等。
严把“程序关”。一方面加大对村支部书记、党建专干的业务培训,明确党员发展的时间、流程及所需准备的资料,严格落实全程纪实制度,进行“一人一表”、“一步一记”管理;另一方面在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等关键环节,派专人进行指导,参会并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到会人数、主持人及表决结果等,存档备案。
严把“责任关”。乡党委把党员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一方面明确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党支部书记考核制度,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计入支部书记个人档案;另一方面,通过党员预警台账,加强对支部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于连续两年没有发展党员的支部加强督促指导,必要时对其进行组织整顿。(曹里乡党委政府)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热线:136 7341 9038
欢迎投稿!
(编辑/星星 审核/黄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