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周口讯(黄万里) 盛夏时节,8月5日下午,走进太康县杨庙乡大王村,沿路果农们展示着丰收的葡萄,绿的、红的、黑的像珍珠晶莹透亮,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垂涎欲滴,吃上一口甜酸无核,回味无穷。入村的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村美房新地净路宽,两旁路灯林立,红红的党建牌在灯柱上整齐的悬挂着,绿化树木郁郁葱葱,村里进行了整体规划和亮化,实现了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建上花园池,墙壁上的彩色图画相映成趣,群众三五成群在树阴下聊天谈笑。
村支部书记王在民介绍葡萄种植大棚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杨庙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的陪同下,见到了大王村支部书记王在民,他兴奋地说:“村里变美了,变亮了、变绿了,村民富了我们村种的大棚葡萄每亩收入上万元。大田种的玉米不费劲,就收入上千元,村民家门口就业都当工人上班了。”
据支部书记王在民介绍,2012年以前村里穷,全村333户1348人土地1425亩人多地少,群众致富无门,大多数村民靠外出务工谋生。村干部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开会研究为村里找出路谋发展,到外地学习考察,先后去了新郑、原阳、临颍等地,考察葡萄种植,由于前期村民怕种葡萄赔钱,都不敢改变种植,我就先带头在自己七亩地里建10个棚,葡萄丰收效益高,村民看眼里急在心里,大家都争着建大棚。现建有200多个,技术比之前更好了,口味更甜了,销售更远了,收入一年比一年高。镇上建有饲料厂玉米快成熟时,饲料厂派出大型机器连杆带棒儿一起收村民省时省力。
2018年以来村里回乡创业的多了,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春季茶叶厂、服装厂、模具厂,都建起来了,村民们种地务工在家门口都 能挣钱。
乡村强不强就看领头羊。发展高效农业盘活土地资源,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相接合,提高产量,增加收入,降低人力,降低投入。
祁楼行政村人口1440人,耕地2510亩,党员22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支部书张永山。近年来,由于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出外发展,村里劳动力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日趋呈现。村民种地,麦收秋种管理季节两地跑,造成了种地不专业,费用也增高,慢慢的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种与不种地造成两难,群众心里烦。村支部书记张永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0年带头成立了祁楼农业种植合作社,为破解村民的土地能种好,能增收又能让村民安心在外务工挣钱两不误。村两委班子和全村党员陷入深思,经多次探讨论证,于2017年以合作社为依托成立了土地托管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推行土地托管服务,为村民代耕代种代管理。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前提下,由土地托管服务公司按农民要求,对其责任田耕、种、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为了让农户“入托”放心,满一年后再交“托管”费,如不满意可以随时退出。土地托管服务公司在做好代深耕、代耙实、代播种、代收割、代运送“五代”业务的同时,又积极探索开展代供种,代购肥、代卖粮业务。统一种植产量高,统一购买农资量大可享受批发价,统一销售量大价位高。村民高兴地说:“如今打个电话地就种好了,收入比以前还高还方便!”
村民正在管理棉花田
对于长期在外发展的村民,既没能力种地也没时间问地的情况,村民可采取流转方式交给合作社,每年可享受土地流转金。村支部书记张永山说:“心中装下多少群众就有多少群众装下你,如今全村实现了土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良好前景,今年河南省中棉联盟已与祁楼村签约2000亩的中棉实验基地项目。”目前棉花长势喜人。祁楼行政村党支部连续3年被大康县委授予“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张永山本人评选为“市人大代表”被县委授予“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热线:136 7341 9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