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廉韵 幸福东区
——城东区“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本报讯(通讯员/贾权军)为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区营造学廉、崇廉、向廉、守廉的浓厚氛围。8月26日上午,城东区“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宁北山美丽园党员驿站广场举行,标志着城东区以“清风廉韵 幸福东区”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启动仪式上,演出了由城东区属各单位选送的文艺节目。整场演出紧扣反腐倡廉主题,融合社会热点,以独唱、舞蹈、小品、京剧、三句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廉政文化,寓廉于景、寓纪于案、寓教于乐,大力弘扬清正廉洁、担当作为的价值理念,传播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正能量,全区干部职工及群众共200余人观看了演出。
演出以舞蹈《激情红绸》拉开帷幕,演员们尽情舞动一条条象征火热和快乐的红绸上下翻飞,舞出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由市场监督管理局选送的音诗画,彰显了市场监管干部坚持清正廉洁、坚守政治本色的信心和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最新要求。《红旗飘扬》让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回想起入党的神圣时刻,发下的铮铮誓言,对党和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京剧《赤桑镇》讲述了包拯清正廉明、铁面无私的故事。引导教育广大干部坚实廉洁“底线”、不触碰纪律“高压线”。法官职业肩负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阳光法院 舞动清廉》用情景剧的形式提醒教育法官廉洁公正,是法官必须坚守的底线。演员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整场演出将党风廉政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让观众在收获欢乐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干部群众参观了由城东区纪委监委精选展出的110幅书画摄影作品。
城西区回访教育“三个到位”
让“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
本报讯(通讯员/贾权军)“受处分后,走到哪儿都感觉抬不起头,觉得哪里都有偏见,工作没有动力没有干劲”“处分决定下发后,感到特别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工作”……针对受处分干部的思想工作现状,城西区纪委监委主动作为,坚持“三个到位”开展跟踪回访,鼓励“跌倒干部”振奋精神,重新“站起来”。
程序“规范到位”,做到回访教育“有力度”。“回访教育怎么做才见效快?”“面对不同对象如何实现精准施策?”区纪委监委坚持锚定困难破题解题,制定《城西区纪委监委处分干部回访教育实施方案》,严格推行“查阅相关资料—与回访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沟通—拟定专人回访方案—制定谈话提纲——选定回访谈心场所—开展谈心谈话(帮助解决思想顾虑)—相关资料归卷”的“七步走”回访程序,明确集体座谈、登门访谈与侧面走访等方式相结合,探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个性化回访教育模式,将2018年以来登记在册的44名受处分干部作为回访对象围绕基本情况、受处分后表现及回访谈话等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坚持把回访教育与监督执纪、排忧解难、政策法规宣讲等有效结合,确保回访教育有力有据、落地见效。
制度“健全到位”,做到回访教育“有速度”。“回访教育能不能‘一谈了之’?”“受处分干部回访如何跟踪问效?”聚焦让回访教育常态见效这一难题,区纪委监委建立“三谈一反馈”的教育制度和“一年至少开展一次”的定期回访制度,与受处分干部面对面谈话,听取本人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纠错改错情况,肯定成绩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与受处分干部所在单位负责人及党员群众面对面谈话,进一步了解思想状况、现实表现及工作实绩等;与受处分干部家人面对面谈话,要求家人积极配合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在回访教育结束后半个月内,向受处分干部所在单位反馈受处分干部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的综合书面材料,由单位组织做好受处分干部的后续管理教育。同时,在回访台账中对回访教育情况做全程纪实式记录,综合形成区纪委监委年度回访教育台账,进一步实现回访教育在力度和速度上同步见效。
结对“帮扶到位”,做到回访教育“有温度”。“怎么从思想上真正为受处分人员‘卸掉包袱’?”“怎样激励受处分干部振奋精神、干事创业?”为从思想上精准推动受处分干部重新振作、担当作为,区纪委监委推行“1+N”的结对帮扶受处分干部的方式,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室负责同志分别与1至3名处分期限内人员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日常联系、沟通交流、问题反馈及意见建议等,及时了解受处分人员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同时,邀请受处分干部听专题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向受处分干部发放警示教育案例、党风廉政杂志等书籍,注重集中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正面典型宣传与反面案例警示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回访与教育、结对与帮教相统一。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已对13名受处分干部进行了回访教育,对12名处分期限内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帮助3名对工作生活失去信心的受处分党员干部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全体结对帮扶对象均在岗位上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为全区各项工作努力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