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土地贫瘠,气候严寒,天气干旱,水源稀缺,生态脆弱,宜林不宜农。文冠果系北方珍稀乡土树种,既是防风固沙的先锋生态树种,又是种植效益非常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如果大量推广种植,可破解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三大难题,促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系我国珍稀乡土树种。文冠果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常用中药材,而且具有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卓越的优点。
文冠果喜光,耐半阴,具有抗旱、耐瘠薄特性,根系入土深,主根发达,萌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属水土保持先锋树种。一年生苗主根深1米以上,有较大的侧根20多条,在土壤疏松的地方根深可达10~20米,能够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平原、沟壑、丘陵、黄土地和岩石裸露地上都能生长,耐盐碱,在撂荒地、沙荒地、粘土地都能生长。但不耐水涝,在低湿地不能正常生长。
在沙漠肆虐、寸草不生的内蒙古左旗孪井滩,文冠果巍然屹立
文冠果抗寒能力强,在气温-41.4℃的能安全越冬。抗旱能力很强,在年降水量仅100毫米的沙漠戈壁地区也有散生野生树木。但能够生长发育的地方并不等于它的最佳生长条件,而以肥沃、深厚、疏松、湿润而通气良好的土壤生长好,海拔700~2200米、土层深厚的黄绵土和黑垆土上、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是文冠果的最佳生长环境,果实体积大,产量较高。
文冠果油和茶为历代宫廷养生珍品,西北文冠果基地生产的文冠果油茶是天然富硒药食同源食品。《本草纲目》:长寿果称文冠树,久服保健,百年不老。文冠果油富含神经酸是大脑黄金,能补充大脑营养,修复大脑和神经损伤,有利大脑发育和预防衰老,对用脑过度造成的失眠抑郁有特效,可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产后抑郁、尿频遗尿、小儿尿床等。文冠果茶有杀菌消炎止血利尿消食消脂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可治疗失眠痛风肠胃炎前列腺炎等,被广大消费者称为“失眠救星”“痛风克星”“三高吉星”“减肥福星”。
西北文冠果基地生产的文冠果高级保健食用油和文冠果养生茶
西北文冠果基地生产的文冠果油含有3.7%的神经酸,能补充大脑营养,修复大脑创伤,利于婴幼儿大脑发育,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被科学家称为“脑黄金”。神经酸的价格非常昂贵,能达到黄金的3倍。1克黄金按300元计算,1斤(500克)文冠果油含神经酸18.5克,价值5550元*3=16650元,而现在仅售200元,真可谓物美价廉。
神经酸是各国科学家公认的唯一能够修复疏通受损大脑并促使神经细胞再生的双效神奇物质。神经酸的缺乏将会引起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焦虑和精神病等脑部疾病,甚至可引起脑部衰竭死亡。人体自身很难生成神经酸,只能靠体外摄取。
文冠果神经酸油,可以有效补脑、健脑、养脑、促进脑细胞再生、激活停止生长发育的脑细胞重新生长发育,对于中老年人、孕妇、儿童,科学家、作家、教师等脑力工作者来说,是最佳脑部保健营养品,也是广大脑萎缩、脑瘫、脑中风、脑梗阻、癫痫患者、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神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亚健康人群等最大的养生保健之福音。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力华研究员在《文冠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论文中介绍:文冠果油属半干性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4%,多数为人体必需油脂(不能自身合成),易于人体吸收消化,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胆固醇、降血脂。
马成福原来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20年。他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的难题,入选全国木本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和“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
文冠果历来存在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西北文冠果基地从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重要特性入手,利用控水育苗、药水泡根、泥浆蘸根和塑料包根等措施,解决了移栽成活难题;西北文冠果基地从全国56个地方购买了文冠果种子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挂果早、挂果多就采下来,进行第二代育苗,一直进行了8代共20年时间,才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种苗,从而为文冠果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美贸易战,使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1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1亿吨,而与之相比的是,进口粮食约为1亿3000万吨,占总产量的六分之一。换而言之,中国至少有2.3亿人口需要外来粮食养活!
中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强国。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的身份相反,美国稳坐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的宝座。2017年,美国粮食出口创汇1500亿美元,占全球粮食出口总量10%。而在所有出口国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客户。
在中国粮食产业中,大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中国80%的餐饮习惯都离不开大豆提炼出的“食用油”。1990年,中国还是全球大豆供应商,年出口量超过100万吨。
2006年中国前十大油脂企业中,仅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一家全资中国公司。其他公司,均被美国控股。美国Monsanto、ADM、邦吉、嘉吉四大公司垄断中国95%的食用油市场。而决定在买方确定市场的情况下,中国大量油脂企业转向美国购买大豆。久而久之,中国本土大豆产业逐渐凋零,而美国却对中国形成绝对的粮食优势........从历史的全局来看,粮食过度依赖进口,始终都存在着重大的战略隐患。
2017年,中国自产大豆1400万吨,总进口9554万吨,而且都是转基因大豆。大豆是用来榨油的,说明中国极度缺乏食用油。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高级经济学家表示,由于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各国民众和政府恐慌性囤积食品,食品通胀可能即将来临,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可能一触即发。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疫情之下大国竞争的底牌竟是农业。疫情叠加自然灾害,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可能一触即发。
1994年,有一个叫做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的美国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声称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当年,这篇文章在我国被猛烈批判,被定性为"中国威胁论",有关方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们可以用只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现在,也许就是布朗的预言成真的时候。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北方唯一的一种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上苍特意赐给北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荒漠化地区的一大战略性资源。所谓战略性资源,就是关乎国家和地区大局和长远利益的资源。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增加空间却很小。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我国人口增加到15亿、20亿怎么办,他提出要发展沙产业。就是用高新技术利用太阳能,在沙漠戈壁上,也可以在盐碱地、荒坡荒山上发展现代化农业型产业。我们有数倍于耕地的荒漠化土地可发展沙产业、盐碱地产业和荒山产业,而首选品种当属文冠果。
我国有15亿亩盐碱荒地、25亿亩沙漠沙地和戈壁,北方还有大量丘陵沟壑荒山荒坡地,大多数都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如果通过30~50年时间把其中五分之一、十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荒漠化土地变成文冠果林,再加上居民庭院、房前屋后、城镇道路绿化、各类防护林,至少可造几亿亩文冠果林。按每亩平均产量100斤,40%的出油率,假设1亿亩即可产油20亿公斤,同时会产出同样或更多的相关附产品。而且在农田遭遇干旱绝收的情况下,文冠果都可以照常生长收获。因此,说文冠果是战略性可再生资源是不过分的。它是我国食用油和生物质柴油的战略保证。如果我国人民都能以文冠果油为食用油,那么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西北文冠果基地的理想是:发展文冠果,美化北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发展文冠果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