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周口讯(黄万里) 付井镇位于沈丘县东部豫皖交界处的豫东平原,地处沙颖河中游,沿沙颍河黄金水产可通江达海,境内5条省道纵横交错,宁洛高速横贯东西,漯阜铁路和郑合高铁毗邻而过,占地利之优势,得交通之便利,享物产之丰美。付井是河南周口市的东大门,是豫东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镇域总面积68.4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3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万人,耕地面积6.3万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付井镇走在时代前沿,领风气之先,成为中州名镇、全国重点镇、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县多项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基层党建统领全镇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目标,培育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快速行进在奔小康的征程中,以创新奉献建设美好生活,以砥砺奋进让豫东名镇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鸟瞰付井镇
党建引领,“六村共建”展新貌
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要求,镇党委、政府深入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按照“双强”标准,选配好31个行政村的“两委”班子,使一大批致富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青年走上基层领导岗位。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深入整治“四风”,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在开展“两学一做”过程中,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实绩”,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每个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作用,涌现了赵口村党支部书记赵成杰、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兵等许多优秀党员和先进党支部书记,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为适应党建工作新形势、新常态,付井镇统筹推进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六村共建”,选择王营、高湖、赵口等10个“六村共建”示范村,以点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群,推动“六村共建”整体提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庭院美’向‘村庄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把农村变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现在的付井镇充满都市色彩和文明气息,被人们称之为“乡村的都市”。全镇20个行政村实现了通公路、通班车、通邮站、通物流、通网络、通电商、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通生产用电、通银行储蓄网点。各行政村都建有新建农村文化娱乐广场和标准化的村室,各村主干道全部硬化,去年的厕所革命使全镇4400多户村民告别了茅厕。“天眼工程”“雪亮工程”,把乡村打造成和美宜居的平安高地。全镇推行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村村选聘了固定保洁员,设置垃圾桶,购置垃圾清运车,建设垃圾中转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化美化工程让付井镇变得碧水蓝天,树绿花红,一年四季景不同。文化广场上,青年人强身健体,老人悠闲聊天,孩童们嬉戏耍闹,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为培养村民和谐文明新风尚,镇里组织实施了“印发一份家风家训宣传页、推出一个移风易俗的文艺节目、评选一批文明乡贤、培育一名文明监督员、设计一道彩绘文化墙”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工程;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建设,招募文明实践志愿者6700余名,开展活动8000多场次,广泛传播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群众自觉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镇还积极开展“付井好人”“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孝老敬亲模范”“卫生光荣户”等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弘扬时代精神,展示文明风貌。在先后荣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美丽宜居城镇、河南省卫生城镇的基础上,2019年付井镇又荣获“河南省文明乡镇”称号。

产业支撑,乡村振兴添活力
付井镇是周口市十强镇之一,也是河南省10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业经济是该镇的强项。长期以来,付井镇以项目建设和产业支撑为总抓手,重点打造龙头企业、强势品牌和主导产业,带动全镇民营企业高起点起步,跳跃式发展,群体性腾飞。驰名中外的中国金丝猴集团大大提高了付井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金丝猴集团托起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为这个偏远的豫东乡镇带来了滚滚财源和美好希望,形成了奶牛养殖、肉牛育肥、订单小麦、特色农产品加工4大产业格局,出现了一大批效益好的专业村、专业户。中国驰名商标“金丝猴”糖果、“立丰”牛肉干、 “快乐”小磨油、“诚健”肥牛肉、“杞参”甜玉米“陈氏”大虾等一批食品品牌在全国叫响,食品工业已成为全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付井镇成为沈丘县域经济发展的副中心。

付井镇联村共建食用菌种植基地
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乡村振兴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付井镇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高起点规划、高质量经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建设“现代休闲食品城镇、豫东商贸物流中心城镇、国家级美丽宜居城镇、国家级特色小城镇、高铁新区特色小镇”五大特色城镇的奋斗目标,着力打造特色突出、环境优美、功能齐备、商贸繁荣的现代化省际边缘中心城镇。依照镇域产业发展定位及思路,结合各村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付井镇“镇区综合服务区、镇区工业集中区、沿河商贸物流及休闲农业区、东部标准化农业示范区、西部都市绿色农业区、南部交通商贸及现代农业区”六大产业分布区正全面付诸实施。正在规划的靠近界首南站的付井镇高铁新区总用地为180.16公顷,该区块建成将成为集旅游、养老、总部经济与商品展销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新建的付井镇食用菌产业园,座落在原金丝猴奶牛养殖厂西段,占地230亩,新建食用菌保温大棚126个。“红旗渠”杯项目及灌区干渠清淤项目、沈丘豫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育肥项目,马堂、赵口、杨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等一批项目相继完成并开始实施。金丝猴集团产值、利润、税收实现了翻番。豆干、奶糖、软糖、巧克力等休闲食品产销两旺。豫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裕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新老企业发展提速,效益回升。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励下,经济观光作物种植合作社如雨后春笋,服装加工业和电子产品加工业落户农家,电商平台遍布村村寨寨。杨庄行政村发展传统土粉皮土粉条加工业,全村农民都当粉皮厂长;郭岗村发展温棚蔬菜种植达300多户,每亩收入可达到一万元。

郭岗村温棚西葫芦长势喜人
2019年,全镇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8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依靠迅速崛起的产业集群,付井这颗豫东平原上的璀璨的明珠,变得愈发灿烂夺目!
脱贫攻坚,小康路上共富裕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付井镇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联系村的干部等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以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倒逼扶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成效到位,做到人力、物力、精力全集中,以村为战斗单位,以户为战斗对象,坚持产业扶贫与政策扶贫相结合,外部帮扶和自身勤劳相结合,全镇干部和驻村帮扶单位夜以继日,5+2,白加黑奋战在攻坚第一线,如期实现全面脱贫。
按照“一年脱贫、两年巩固、三年致富”的总目标,付井镇把巩固提升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贫困村建设成美丽乡村,实现面貌改善和脱贫增收的双重效果;与基础建设相结合,利用县整合涉农资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项目,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与公共服务保障相结合,抓好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并轨套合,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佳依服饰经理周纳纳介绍复工复产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脱贫之要,是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付井镇王营行政村的沈丘县佳依服饰有限公司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和租金分红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成为沈丘县产业扶贫的一面旗帜。付井镇新建7个扶贫车间和110个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300多人,户均年增收15000元。开展食用菌培训20多场次,培训1000多人次,许多贫困户从事食用菌种植,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镇政府开发公益岗位176个,一人稳定就业,带动全家脱贫;采取户贷户用模式,金融扶贫带动17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对那些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贫困户,付井镇推进光伏兜底带贫,建成17座光伏发电站,带动贫困户322户。此外通过健康扶贫,资助1169个贫困家庭的393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助资金77.436万元。教育扶贫为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学费。为了不让贫困户在危房里忧心,2019年,全镇危房改造231户。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102户8163人,已顺利脱贫2047户8021人,未脱贫户55户142人,贫困人口发生率降低到0.17%。群众满意地说:“俺镇的帮扶责任落实到位、扶贫政策兑现到位、群众困难解决到位,党和政府说话算数,老百姓打心眼里赞成。”

采访付井镇党委书记王志明
党委书记王志明表示:“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人掉队!付井镇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一定要立下愚公志,下足绣花功,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让全镇人民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热线:136 7341 9038
欢迎投稿!
(编辑/星星 审核/黄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