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市作协举行“精准扶贫,艺术进百村”采风网上座谈会
济南市作协“精准扶贫,艺术进百村”采风网上座谈会,于10月14日下午举行,作协副主席董超岩主持会议,重点作家苗培兴、于朝兰,历城区作协副主席郭光明、市中区作协主席陈忠、市作协副主席徐清源等依次做典型发言,作协主席张鸿福作重要讲话。副主席王常芳、王玉珏及主席团成员高克芳等参加了座谈。
附:郭光明发言提纲
两个激动
一是历城的激动。历城作为齐鲁首邑、千年古县,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脉络。市作协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不足十天,就组织“精准扶贫、艺术进百村”采风小分队,进入历城开展采风活动,给文化历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将在文化历城的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是个人的激动。市作协副主席苏雨景带队,逄金一、段玉芝、王展、王霁良等大家、名家参加,作为基层作者,能近距离地向他们学习,与他们交流,机会难得,内心自然激动。
三个感动
一是基层党支部的坚守让人感动。如彩石街道东泉党支部书记高文勃的十年坚守。
二是第一书记的执着让人感动。如老树峪村第一书记赵洪亮(历城环保局干部),今年58岁,在扶贫路上已经坚持了6年,目前还在坚持。 石瓮峪村第一书记王晓珂(交警支队副大队长)动员足球明星代言等。
三是村民的制式语言让人感动:“哪来的,家来喝碗水吧”。无论在哪个村,只要碰到老乡,都是这句话,像是他们的规定。但在他们的语气中、脸部表情上,听出了他们的纯朴,看出了他们的真诚。
四个不容忽视
一是精准扶贫如何连续的问题不容忽视。第一书记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各有千秋,但第一书记更换了人选,能否连续以前,不容忽视。
二是精准扶贫如何“造血”的问题不容忽视。精准扶贫多是“输血”“补血”式的送钱送物,脱贫以后如何发展,不容忽视。
三是精准扶贫如何留下年轻人的问题不容忽视。60岁以下村民进城打工、买房,虽在农村有房子,但平时很少回来,真正住在农村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这些老人去世以后,农村基本上就成了一个空壳。
四是精准扶贫如何挖掘地域文化不容忽视。精准扶贫工作做的最多是的修公路、引光伏、筑水塘等基础建设,而每一个乡村的地域文化,正是记住乡愁的载体,如何挖掘、整理,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