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法卡山,南部战区某边防旅完成中越边境广西段最后一个深排雷场搜排。广西边境,再无雷区!
在河源市宝嘉怡升制衣厂的接待室里,记者第一次见到40岁出头的王伟军。修剪过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橄榄绿的军装外套着工作服,整个人看上去相当精神。无论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一位一等伤残军人。但当他拉起左腿的裤脚时,一只假肢出现在记者眼前……
一等伤残、二等战功,王伟军完全可以不做任何事情享受国家的优抚。但是,他却在生活道路上不断尝试、不断拼搏,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自己的家庭。“荣誉的光环属于过去,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虚度人生。”王伟军说。
广西龙州:血染的风采
1997年12月,时年20岁的王伟军离开广东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怀着梦想走进了军营,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一进入军营,王伟军各方面都表现很优秀,因此备受部队领导的重视。
入伍第二年,中越边境第二次大排雷行动开始,王伟军主动申请加入排雷部队。1998年9月27日,这一天王伟军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天,排雷任务结束后,王伟军像往常一样卸下全身的防护装备,和战友收拾器材准备回营。就在此时,王伟军脚下一滑,直觉告诉他自己踩上了一颗跳雷,杀伤半径是7米。出于本能,王伟军用左手护住头部,左脚迅速将雷踢开,可是跳雷并未被踢出杀伤半径之外。一阵巨响过后,他昏迷过去。醒来之后,他发现自己左腿没了。
1999年,做过截肢手术的王伟军带着一级伤残、二等战功的荣誉退伍回到了家乡。那时他站立靠双拐,走路用轮椅。看着孩子在奔跑,大人去上班,生性要强的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我一定要站起来!
他决心练习走路。站起来,跌倒;爬起来,再跌倒……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疼痛。“我一定要站起来!站起来,不是为了东游西逛,而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凭着顽强的毅力,一年后,王伟军终于丢掉双拐、抛开轮椅,像正常人一样站了起来。
伤残之躯也能争取荣誉
2001年,由于在部队射击成绩好,他被招进了广东省残联射击队,代表广东队出征。在这里,他仿佛又回到了军营,找到了当兵的感觉。他训练刻苦,成绩也很突出。2006年在全国残疾人射击锦标赛中,他获得了男子SH1级10米气手枪60发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中,他还获得了男子气手枪(60发)第三名、男子气步枪卧射(60发)和男子气步枪3×40发各第四名的好成绩。
身残不丢军魂,自救就是爱国。这些成绩给了王伟军很多感触,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说,没想到伤残之躯的他也能为河源、为广东争光。
“精神不垮,也能顶天立地”
按照规定,二等功臣的王伟军完全可以待在家里,享受国家的优待,但这不是他的性格。他说:“荣誉的光环属于过去,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虚度人生!我站起来,是要干一番事业。”当许多人投来钦佩的目光时,他只是淡淡地说。
从省残联射击队退役后,王伟军先后开过摩托车、卖过菜、摆过地摊等,一个项目不行就换另一个项目、一个行当不行就换另一个,只要是别人能做到的,他都努力试着去做。虽然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和痛苦,但他从没气馁过。
有人问王伟军,“你是一级伤残军人,每月光抚恤金就不少,为啥还要整天这么操劳,让自己这么辛苦?”王伟军总是笑笑,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坐在家里等饭吃的人。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让他习惯了从不怨天尤人,遇到困难先靠自己:“别人的帮助只能管一时,人总是要靠自己的,就算摔倒了也会有准备。”
他说,很感谢省、市、县残联,感谢宝嘉怡升给了他工作的机会。有了社会关爱,他感到活得很自信。看到亚运会上运动员摘金夺银,王伟军很羡慕。他说,如果省残疾人射击队招他进去,他还会为河源争光、为广东争光。
……故事讲到这里。感谢各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