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记者魏胜利、莫晓芳、王林、赵倧博等一行共同来到深圳梅园社区对基建工程老兵代表何林进行专访,深圳改革开放转业在深圳,作为第一代拓荒牛对何林人生的影响变化和感触。对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进行深度探访与了解,并访谈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秘书长罗亚君。

何林在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记者介绍他的出书岁月情怀
时光洗铅华,回首见初心。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先试的地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城市之一。深圳是个新兴城市,但这并不代表深圳就没有历史。不过在多数人的意识里,深圳的历史起点定于1979年,那时的深圳作为改革窗口而进入历史书写的框架。

何林在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记者王林介绍当年来深圳的情况
今天,何林就从深圳1982年的一张照片说起,以一年一张照片的形式,娓娓道来深圳过去至今的沧桑与巨变,让消失的历史在一帧一帧的旧底片上生动呈现出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记者王林采访何林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特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为纪念明年这个特殊的节点,正在策划栏目《一封家书》来展示老一辈优秀共产党员峥嵘岁月的家国情怀。由于在拓荒期写家书且仍保留有原件的党员老兵这一限制要求,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遇到困难,在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的帮助下,几经周折,节目记者与研究会工作人员终于共同筛选出了合适的采访对象——原基建工程兵何林同志。
何林,作为一名军人,为党,他一往无前无惧风霜,为家,他顶天立地有情有义。纵观他的一生,光荣又精彩。真情实感,表达为军之时对家人的惦记与思念。怀揣着理想随部队来到深圳,进行基本工程建设,日夜奋战在第一线,不为功名利禄,只因心中的光辉信仰。热爱祖国热爱党,何林同志很早就因为家庭变故,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担,也正是因为这种早年贫苦的特殊经历,何林更加珍惜和感恩来之不易的部队生活。在入伍期间自强不息、勤劳奉献,开拓进取,在退伍之后,依旧秉承着优秀共产党员的“雷锋精神”,热心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经常去帮扶困难战友和社区居民,发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传统。

这些照片和资料有百姓的平常生活,也有城市的雕梁画栋,每一张都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记忆,也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随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记者一行来到越众产业园越读学园,罗亚君秘书长带领大家前去展览区共同参观了记录深圳变化的拓荒史影像照片何资料,并为随行记者进行讲解。大家都对深圳的变化赞叹不已。

紧接着,秘书长罗亚君也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记者的独家采访。她向记者列举了研究会自创会以来的各项工作以及最近举办参与的多项公益活动,特别是深圳市慈善会·关爱深圳拓荒牛专项基金在扶助深圳“拓荒牛”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

图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记者 魏胜利、莫晓芳、王林 图右: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秘书长罗亚君;原基建工程兵何林
同时也希望同社会媒体加强联络,联动进行传播与推广合作,共同关爱深圳“拓荒牛”群体,记载拓荒史实,留住属于拓荒牛们珍贵的“拓荒记忆”。
何 林 简 介:
何 林,男,汉族,194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西充县鸣龙镇。中共党员,初中学历。1969年4月应征入伍,在重庆市綦江县基建工程兵第206部队1中队服役,1978年7月调至北京基建工程兵冶金指挥部后勤部营建办公室,参加过新疆钢铁厂扩建、河北唐山震后建设。1982年调到深圳基建工程兵00019部队机关物资科,1983年9月15日随2万基建工程兵部队在深圳集体转业。历任深圳市一建工贸公司贸易部部长、四川省南充地区新型燃料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深圳市裕达贸易公司业务经理、深圳市创新实业公司副经理、深圳市建筑设备材料进出口总公司第五支部党支部书记,先后参加了深圳市船舶大楼、直升飞机场、市民中心、邮电信息枢纽大厦等工程的物资供应。1999年在深圳市从事个体经营,开展五金批发业务,2005年8月提前退休,现居住在深圳市梅园社区,2012年编写出版《岁月情怀》画册、散文著作。
编辑:周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