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务院参事、作家、诗人、出版家樊希安长篇小说“不灭的军魂”三部曲研讨会在深圳东方银座美爵酒店召开。该活动由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主办,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拓荒牛复明基金、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承办。

据了解,此次会议是一次纯公益性活动,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国务院现任参事、作家、诗人、出版家樊希安;总政治部干部部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周绪银;军科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军委办公厅史料编写组组长曹海鹏;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心权益部部长王鹏;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陈梅;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段亚兵;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陈玉堂;海天出版社《鹏城飞歌》责任编辑刘婷。出席今天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26个市和地区的战友之家作者及军嫂,以及战友之家平台的工作人员和媒体朋友共60多人参加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战友之家荣誉总编辑刘坤德主持。他说: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在热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成为热门话题,中央、省、市各类官方媒体和新媒体广泛报道两万基建工程兵艰苦奋斗的故事和拓荒牛精神。特别是国务院参事室于11月7号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樊希安长篇小说“不灭的军魂”三部曲研讨会。11月10号以来,中央电视台一套在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播出反映深圳基建工兵艰苦奋斗的31集电视连续剧《追梦》,这样突出反映基建工程兵的作品还是第一次。在全国基建工程兵战友们欢欣鼓舞之时,今天战友们相聚在一起,主题是“军魂永驻,弘扬基建工程兵精神”,研讨学习国务院参事樊希安长篇小说“不灭的军魂”三部曲,结合进行战友之家作者笔会,激励广大基建工程兵退役军人,为实现中国梦继续奉献力量。

在赠书仪式上,作者樊希安参事向与会战友赠送长篇小说《鹏城飞歌》,总政治部干部部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周绪银向战友赠送《基建工程兵史》,战友之家平台总编辑李平均、编审侍吉山代表战友接受赠书。

《鹏城飞歌》是樊希安长篇小说“不灭的军魂”三部曲的第三部,是第一部正面描写深圳经济特区“拓荒者”基建工程兵奋斗历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基建工程兵部队在深圳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特区,以及撤销转企后融入特区的这段历史。
作者樊希安表示:尽管基建工程兵的历史短暂,但在特殊年代所发挥的作用,创造的奇迹不可磨灭,曾经的部队生活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集中精力创作反映基建工程兵部队生活的三部长篇小说,就是想表达对基建工程兵的深厚感情。

参加会议的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鹏城飞歌》这部长篇小说。总政治部干部部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周绪银表示,《鹏城飞歌》这部长篇小说,采取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意识,书写赞美基建工程兵“三个特别”精神,展示扎根深圳、建设深圳、奉献深圳的精神风貌,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

曹海鹏也赞叹表示:樊希安老战友的《鹏城飞歌》长篇小说,具有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深圳发展的奇迹,离不开拓荒牛的敢闯敢试拼搏精神。党和人民缔造的深圳经济特区,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深圳故事,书写开拓者的创业历程,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

段亚兵在发言时表示,作为深圳的建设者、开拓者和2万扎根深圳的基建工程兵中一员,阅读《鹏城飞歌》,对书中的历史事件、重要阶段的决策,亲身经历感受深刻,书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仿佛就在自己身边,作者在统筹结构谋篇方面,颇费心思,让人读来具有亲和力。

研讨会气氛热烈,大家踊跃发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欣赏解读《鹏城飞歌》这部长篇小说。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怕流血牺牲,歌颂基建工程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时代的需要,是续写春天故事,是再创造奇迹的时代召唤。

大家分享了一份精神大餐,感受到写好基建工程兵历史,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为祖国的伟大建设事业奉献力量,具有深远的历史和重要现实的意义。通过分享樊希安的文学创作经验,从大家热情洋溢的发言中,能够感受到所有人都获益匪浅,受到启发感悟。结合研讨会的浓烈气氛,作者力求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基建工程兵当年的战斗故事,为国家记忆增添更加精彩的篇章。
供稿:何 林 图:卢兴求 编辑:余丽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