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合肥市政协会议开幕。1月18日,合肥市人大会开幕。合肥市人民政府市长凌云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极不平凡。新冠疫情,历史极值的洪涝灾害,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合肥却逆风飞扬,迎风起舞。
预计,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有望突破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1.7%,城镇登记失业率3.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用3个月时间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至今无新增确诊病例。5.1万医护人员冲锋在前,21万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坚守岗位。
抗洪抢险夺取全面胜利。153万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应急救援人员坚守一线,加固加高堤坝135公里,排除重大险情317处,紧急转移群众24万人。拨付资金52.8亿元,抢种补种农作物56万亩,修复重建房屋1.7万间。巢湖保卫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两番,21.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7个贫困村成为经济强村。
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运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26个协同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持续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9户、累计突破3300户,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4件。
战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5.6%,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1%。联宝科技率先跨越千亿,中国声谷实现“双千”目标。蔚来中国、欧菲光产业园、神州数码等项目落户合肥。新增3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5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上市公司12家,其中科创板上市7家、位居省会第一。
改革开放释放强大活力。105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政务环境位列全国第三,全年减税降费22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0万户。医联体、医共体医保基金付费改革惠及565万市民。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正式运行,服务贸易试点市、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示范区有序推进。中欧班列开行568列、净增200列,位居全国第八。
城市建设谱写崭新篇章。大建设完成工程投资621亿元、增长8.8%。新建续建国省干线公路259公里,引江济淮累计完成投资433亿元。轨道交通完成投资170亿元,5号线南段开通运营,实现4线联运、9线在建。新增5G基站、充电设施、公共停车位均超过8000个,新改建公交站亭2000余座,“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成功。
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建设高标准农田17.8万亩,粮食产量289万吨,虾稻种养面积突破80万亩,新增“三品一标”83个。生猪存栏64万头、出栏126万头。新增耕地4.6万亩。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806个村,环湖75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69个,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200公里。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进展。15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十五里河水质达到Ⅲ类,巢湖水质稳定在IV类以上。PM2.5、PM10浓度分别为36、5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85%、提高14.6个百分点。新增绿化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
民生福祉得到全面提升。持续推进31项民生工程、20项为民办实事事项。新增城镇就业12.1万人,建成幼儿园63个、中小学53个,新增学位2.4万个、7.5万个。建成南艳湖等体育公园5个、公共健身场所176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4部、棚改安置房建成2.15万套、老旧小区改造103个,惠及10.8万人。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作者:许根宏
责编:罗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