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为了国家安定他们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保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起,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挣的伟大胜利。他们有的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也有的载誉而归却销声匿迹,再未向他人提起过那场保家卫国的战争。70年后,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已是耄耋之年,但是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他们仍然精神抖擞,仿佛当年战无不胜的志愿军战士又回来了。
时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2020年12月31日,沈丘县人社局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所主任马蕾、付井镇组织委员杨咏梅和付井镇王周庄村干部王俊杰来到王文秀老人的家,向他送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聆听那段历史,学习老兵精神,向英雄致敬。

在付井镇王周庄村,离得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飘着五星红旗的小院落,几间低矮的平方和周围的三层小楼显得格格不入,这里便是王文秀老人的家。
“老同志,之前镇政府统计老兵信息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上报呢?”

“没什么好讲的,我也不想麻烦国家”王文秀老人说道。在他看来,自己做的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必要让这么多的人知道,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无意间发现了王文秀老人的档案,或许王文秀老人的事迹也不会被人们知晓。
王文秀,1930年生于付井镇王周庄行政村,今年已91岁高龄。1951年1月,21岁的王文秀还是一名县大队的普通战士,在沈丘县县大队任战士后转入新兵暂三团,1951年10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63军189师补充师,毅然入朝,驻守在三八线上,据老人介绍,虽然当时大规模的正面冲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为了保卫抗美援朝的胜利果实,促进停战谈判的进行,他们仍然要驻扎在三八线上,并且积极构驻防御工事,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当时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构筑防御工事,每天都不停歇,也不敢停歇,白天就在氢气球上观察敌情,晚上就用探照灯,紧紧的盯着敌人,生怕由于自己的疏忽耽误大事”,尽管当时气温低下,王文秀老人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虽然已经进入了谈判阶段,但是志愿军也没有一点松懈,为了预防谈判破裂联军反攻,王文秀老人每天都会冒着严寒坐在氢气球上观察敌情,每早一秒了解情况都能为最终的胜利增添一点筹码。1953年11月回国,先后参与沈丘县机械厂与陈观公社武装工作,1964年7月退休。

当我们告诉王文秀老人希望他能将自己的经历多多向他人讲述,激励他人时,王文秀老人总是拒绝,“没什么好讲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人比不值一提”。91岁的志愿军王文秀战士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每个中国人可以汲取勇气的力量。(杨咏梅)
(编辑/星星/李超 审核/黄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