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讯(黄万里)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沈丘县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沈丘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谋划、周密安排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在市督导组的指导下,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截至1月31日,全县578个村(社区)全部圆满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共选举产生支部委员1751名,其中党支部书记578人(新提名党支部书记192人,占比33.2%)。
坚持“五个先行” 高站位谋划部署
(一)坚持调研摸底先行,确保换届人员底子清。组织动员县乡两级班子成员深入开展“遍访村(社区)”活动,从去年11月份起,县委书记、分管副书记、组织部长等领导同志分别带队深入全县22个乡镇(街道)70多个村(社区)就我县的村级组织现状、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影响换届选举的因素等情况,实地调查了解,听取意见建议,全面了解各村实际情况。注重工作融合,明确要求把换届选举纳入驻村帮扶内容,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这支力量,全盘掌握一切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问题1300多件次,4个问题村全部得到有效整治和提升,切实做到摸排底子清、情况明。
(二)坚持动员部署先行,确保换届工作责任清。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动员会召开之后,沈丘县迅速成立了由县委书记皇甫立新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从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成立综合协调、信访维稳、选举指导、纪律监督、资格审查、宣传报道、财务审计、督导联络等8个专项工作组和10个督导指导组,明确了各自责任,细化了工作职责。实行挂图作战,及时制定换届政策和工作流程,先后印发《关于做好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沈丘县(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换届工作手册,编制换届选举工作日程表和流程图,将任务具体到天、责任到人,对标对表、挂图作战,严格按时间节点,逐项对照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换届。加强业务培训,邀请市换届办副主任宋阳同志来沈丘,对县级领导干部、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督导指导组、驻村第一书记和县乡两级换届办工作人员专题进行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县乡两级累计召开换届政策和业务培训会40多场次,真正把上级有关换届精神要求和政策尺度讲清楚、讲透彻,培养了一批抓换届工作的“明白人”。
(三)坚持离任审计先行,确保换届离任账务清。按照“先审计、后换届”的要求,严把审计关,印发《关于做好全县村委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社区居委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通知》,组成4个审计工作督导组,由县审计局进行具体业务指导,全县549个村,29个社区全部委托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进行经济和财务收支审计,及时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四)坚持宣传引领先行,确保换届选举程序清。深入宣传动员,印发换届选举指导手册2000本,宣传单50000张,悬挂横幅、标语5000多条,充分利用沈丘政府网站、党员教育手机平台、宣传车、大喇叭以及微信等媒介,多形式、全方位进行宣传发动,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政策及有关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县换届办专门设立专线服务电话,及时为基层党员群众答疑解惑。
(五)坚持严肃纪律先行,确保换届生态风气清。严肃换届纪律,严格落实与“四类人员”谈心谈话100%、参与换届人员对纪律知晓率100%、候选人签订纪律承诺书100%的要求。村(社区)支部班子候选人签订遵纪守法承诺书2260余份,60岁以上正常离任村干部签订支持换届选举承诺书1300余份,农村党员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22000余份,维护了换届选举工作的严肃性。
突出“四个全部” 高标准扎实推进
(一)县委书记全部听,严把书记人选关。县委书记亲自参与、亲自把关,先后4次主持召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汇报会,逐乡听取578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意向人选物色情况和资格审查情况,逐村了解新拟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现场研判,研究解决措施、加压推进工作。
(二)驻村人员全部有,严把换届责任关。建立三级联系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县级领导包乡联村、乡镇(街道)领导包片联村、县乡两级部门干部组团联村工作,确保换届指导“无死角”。3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乡联村,每人联系1个乡镇(街道),分包指导1至2个重点村,坚持每周听取一次进度汇报,全过程参与、指导联系点换届工作。22个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片联村、县乡两级干部组团联村,村村组建换届工作机构,依托三级联系工作机制,层层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包联干部定期深入包干乡镇(街道)、村(社区)指导,合力解决村社组织换届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换届平稳顺利。为此,县、乡两级共派出258名科级干部、682名机关干部参与到换届指导督查工作当中,确保全县578个村(社区)每村都至少有一名干部驻村开展政策宣讲、座谈交流,会商人事安排方案,确保“一村一策”制定换届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三)纪检组织全部核,严把资格审查关。对照候选人“九不能、六不宜”负面清单,对候选人初步人选实行县乡村三级审查制度,由村党支部对申报意向人选进行自审,乡镇(街道)对意向人选进行预审,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联审,对全部意向人选逐乡镇、逐村、逐人进行严格审核,先后开展了4轮联审,累计调整意向人选和候选人133人,有效防止了“带病提名”“带病上岗”现象的发生。
(四)乡镇书记全部到,严把换届选举关。在换届选举实施过程中,严格要求和督促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必须下沉一线进行指挥,亲自指导和参与村(社区)党支部换届党员大会,所有支部全部到,力求一个不漏;指导和督促乡镇(街道)党(工)委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对所辖村(社区)选情反复进行研判,做到成熟一批选举一批、成熟一个选举一个,不搞勉强应付;对情部特别复杂的村(社区),组织专门力量,“一村一策”建立台账,分包县处级领导全程指导、实地协调,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2个,保障了选举工作平稳有序、圆满成功。
聚焦“三个目标” 高质量确保成效
(一)聚焦推动村(社区)党组织干部队伍“年轻化、高素质”抓换届。按照力争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目标,在沈丘县村(社区)换届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新提名党组织书记人选一般不超过50岁、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全面优化村干部年龄、学历结构,选贤任能,将后备力量中优秀分子择优推荐为村(社区)“两委”提名人选。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所提升。全县已选出的1751名支部委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45人,比上届增加291人,其中本科学历109人。干部年龄有所下降。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7.2岁,比上届下降4.8岁;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331名,比上届增加221名,村干部队伍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初步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工作目标。
(二)聚焦提高村(社区)女性干部比例抓换届。村(社区)支委班子中女性干部比例较上届有所提高,全县共选举产生女性支部委员253人(党支部书记44人,占比17.4%),比上届增加102人;全县上报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意向人选中全部都有女干部,基本实现了村村配备有女性班子成员的工作目标。
(三)聚焦选贤任能提高参选率抓换届。一方面是动员他们行使党员选举权,参与村(社区)党支部选举,4322名在外党员返乡参加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全县党员参选率达91.5%,其中有65个村党员参选率达到100%,促进了基层民主。另一方面是拓宽选人视野,鼓励在外创业有成的优秀党员回村参与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竞选,着力把更多眼界宽、有情怀、有意愿返乡创业回报家乡的优秀党员选出来、用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方面,县、乡党委都做了大量工作、想了很多办法,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夏立文亲自到上海、广州等地的沈丘驻外商会党组织讲政策、做宣传、搞动员;乡镇党委书记亲自给扒着党员名册,给在外的党员打电话,宣讲党的换届政策,摩划乡村振兴前景,动员他们回乡参加竞选,也有党委书记利用双休日驱车到外地直接给党员当事人见面做工作,让一些外出党员深受感动和鼓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49名外出党员返乡参与村支委班子竞选,201人成功当选村支委委员,其中57人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通过换届选举,切实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一大批素质优良、干事创业、群众公认的“四有四带”“四好四强”型人才进入村党支部班子,切实提高了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基本实现了本次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的预期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沈丘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沈丘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热线:136 7341 9038
欢迎投稿!
(编辑/星星/李超 审核/黄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