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枚火箭弹,“借”来喜雨迎新春!
“砰、砰、砰”!!!
2021年2月10日凌晨
随着28枚增雨火箭弹直冲天空
河源成功“借”来喜雨迎新春
河源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时机
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全市范围普降中到大雨
2021年人工增雨作业首战告捷
据介绍,2020年10月下旬以来,我市平均降水量15.9毫米,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90%,旱情持续发展。2月7日,据气象干旱监测,全市气象干旱达到特旱等级。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决策部署,市气象局加强与民航、空管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做好人工增雨抗旱各项准备工作。
2021年2月10日,我市气象部门抓住高空槽和低涡有利天气时机,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奔赴各县区作业点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从今天凌晨2时至上午10时,工作人员分别在各县区作业点共进行人工增雨作业7次,发射火箭弹28枚。截至2月10日11时,全市范围普降中到大雨,对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和缓解旱情起到积极作用。
有些人以为,人工增雨工作可以“呼风唤雨”。但这背后却并不是发射几枚火箭弹那么简单,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了抢抓有利天时,除了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外,工作人员必须提前赶到指定地点,在野外作业点长时间坚守待命,经常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为了成功实施这次人工增雨,我市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2月9日起,就一直在野外作业点等待守候,并在降雨过程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等待作业许可。正因所有作业人员的默契配合,才能成功让云层中的水滴落下来。据介绍,接下来我市气象部门将继续严阵以待,密切监测天气,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及时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
科普知识
天气干旱时,气象部门为什么不随时进行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进行人工增雨对天气条件有一定要求:云层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是大于2公里,而且云层里要有一定的过冷水含量,在云发展的前期要有上升气流,这样人工影响天气部门通过地面的高炮和火箭,携带催化剂到云里面去,才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干旱时节多以晴天为主,具备人工影响天气的条件也相应较少。因此只有在满足自然降水的条件情况下,才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