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赵浩然 黄秀峰)
春回大地,暖风拂煦。
2021年3月11日上午,青岛爱青老年志愿者服务中心、《青岛知青》代表马志耘、郑延軒、朱积荣、曹景超、魏绍才一行5人,应邀来到莱西市夏格庄镇《渭田阻击战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就筹建《青岛知青博物馆》进行座谈讨论。
渭田党总支第一书记李群田、赵彬馆长在纪念馆门前迎接,并热情带领我们一同参观。赵馆长亲自给我们当讲解员,他满怀深情地讲述了渭田人民抗战故事。

八十三年前,这里乡兵及村民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棍棒、农具与具有现代化装备的日军作战,打响了青岛人民抗战第一枪。历时一个月,经过大小战斗五次,日军伤亡11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嚣张气焰,彰显了桃花乡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鼓舞了当地人民乃至整个胶东地区人民抗击日寇的信心与斗志。谱写了一曲“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驱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惊天地、泣鬼神”的凯歌。
今天,这里成为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青岛市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
我们还参观了《渭田村史馆》和当年青岛知青插队落户时居住的”渭田小屋”

李总支书记、赵馆长在“渭田小屋”里和我们举行了别开生面而令我们高兴、激动难忘的座谈会。
会上,我们首先给李总支书记、赵馆长分别赠送了《逐梦一一青岛知青文集》、《青岛知青》杂志,和有黄秀峰任社长兼总编的国内大型文学期刊《沃土》、《中国草根》杂志。杂志上刊登了2020年11月14日黄总编一行4人到渭田参观考察照片。
接着,李总支书记开诚布公地和我们说,经村党总支研究,镇领导大力支持,村民积极拥护,决定在扩建《渭田阻击战纪念馆》的同时,筹建一座非物质文化博览馆和《青岛知青博物馆》。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要高举“打响青岛抗战第一枪”这面旗帜,“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青岛知青博物馆》办好,让社会和青少年了解知青一代人的真实历史。
李总支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知青博物馆是中国知青历史知青文化的保存者和纪录者,也是当代中国知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見证者和参入者。”爱青中心党支部书记、下乡沂蒙山知青郑延軒道出了大家心声。
“筹建《青岛知青博物馆》功德无量!我们苦苦等待了十多年,总算有了自己的“家”了!”
山东兵团知青、中国老兵网老战友艺术团朱济荣团长感慨地说。
大家围绕知青馆未来发展及思路,以怎样形式立足自身特色,打造自身品牌,对知青馆尤为重要。要时刻掌握时代发展脉膊,充分发掘本地、本馆优势,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自有品牌意识,发挥知青馆教育功能,拓宽服务渠道,增加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一致认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博物馆被赋予更新的价值定位,凸显国家的综合实力,彰显着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在当地政府积极支持与参入下,以新时代中国知青馆建设理念及未来发展思路,建好《青岛知青博物馆》,用好知青舘,使其成为展示人类文明厚重历史文化的窗口,肩负起传承和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新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十”的技术和政策背景,构建主客共享新空间,让观众直接与文物“对话”。积极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推动民间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提出可行性建议。
李总支书记、赵馆长认真听取,并和老知青代表诚恳交换意见。
中午时间,李总支书记、赵馆长带我们参观了《青岛红色渭田食品有限公司》,自创研制不同品牌的绿色食品掛面引人注目;品尝了“百年传统手工制做的“渭田火烧”,地地道道“味甘色香俱全”。
李总支书记和我们一边游览渭田村,一边介绍近期发展规划,就如何丰富“红色基因传承”内函、改革创新文旅模式和我们进一步交流。我们深深被这位年轻睿智、胸中有“规划蓝图”、心中有新发展理念、有担当、有魄力的党总支书感动了!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因为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理直气壮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是的,渭田党总支正是坚持文化自信,树立起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开创走出一条文化传承和旅游结合新路子。
下午二点,我们依依不舍挥手告别。
我们期待,《青岛知青博物馆》早日建成;渭田党总支率领全村人,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新发展阶段, 乘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东风,践行初心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