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9日,短短4天,融创拿地金额已经接近190亿元,足迹涉及乌鲁木齐、广州、重庆和无锡。这个数额,几乎追平了融创今年一季度拿地总额;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融创以279.5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行业第五,其中,融创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接连创造了“新地王”。另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融创土储总量已位居房企首位。

4天时间出手190元疯狂抢地,融创究竟意欲何为呢?
在今年3月12日融创业绩会上,孙宏斌对房地产调控表态:“我是支持调控的,不调控的话这个行业没办法干了,不调控的话房价和地价都要上天了。不调控的话,对开发商来说地价比房价涨得快,赚不了钱。老百姓也买不起,不调控对谁都没好处。”
“瞧这话说的,仿佛房价涨得快,全是地价抬得高之过,开发商和老百姓都是受害者似的”,有网友表示,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不仅仅是土地,而是一系列的政策调控,孙宏斌此言似有不妥。

而如今,在企业高负债之下,融创4天拿地190亿元,正如中国房地产报文章中援引一位十分熟悉孙宏斌的房企管理层人士的话“拿地表象是增加土储,实质是为了争夺行业未来话语权。”
该人士还称,对于很多房企来说兜里的钱用在哪很关键,“恐怕最好的选择不是偿还贷款,而是多拿地。丰富的土储是房企底气和话语权,也是未来竞争力最好的体现。房企没有土地还何谈‘活下去’”?
而对“话语权”三个字的内涵,有业内人士表示,话语权代表着主导权,但过多过大的话语权可能会带来行业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