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家学苦钻中医 惠众民德医双馨

2015 年“西平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将“朱氏中医妇科”纳入其中之一,其代表人为朱秀印。也许有人会不禁发问?何谓“朱氏中医妇科?”朱秀印这么年轻,若何能获此殊荣?“哪得渠水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知道“朱氏中医妇科”及朱秀印能获此殊荣的缘由,这还得从头说起。
“朱氏中医妇科“始创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首创者是三朝名医朱玉秀。朱玉秀出生于清道光年间,七岁开始读私塾,十二岁开始跟随叔父在医馆学习《内径》、《难经》、《伤寒金匮》、《神农草》等四大中医学经典;朱玉秀聪慧勤奋,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在一次打扫医馆时候,发现地上有钱财贵重东西从来都不碰一下。十八岁开始攻读《医宗金鉴》、《太平生惠方》等名家名著;朱玉秀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记忆力强,过目不忘。在其叔父的指导下,二十二岁开始坐堂行医。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秉承德医双馨、济世救人,泽惠民众的宗旨,行医六十载,救治无数病人,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推崇。在专探、仪封、合水一带享有‘朱神仙’的美誉。

“朱氏中医妇科”第二代传人是朱子箴,又名存恕,号云明,是我县有名的老中医。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1930年,杨庄乡杨柳堂村有一在开封求学的学生王伟,身染重病,久治不愈,无奈休学回家。经朱子箴诊断后调理月余后,痊愈复学,学有所成。后来王伟参加革命工作,在北京颇有名气,后任天津大学副校长等职。他十分感激朱子箴的救治之恩,多次登门致谢。现存王伟作诗为证“君送我良药,治愈我沉疴;春风绿杨柳,不及君情多。”朱子箴晚年仍勤学不倦,仁心行医,诚心带徒,为我县中医的发展及中医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曾被选为西平县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
“朱氏中医妇科”第三代传人为朱继孔,行医五十多载。他勤奋好学,善于博采众长,辨证施治;学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享有“妙手回春”之美誉。师灵乡聂河村赵金名与妻结婚后十多年不孕,经多方求医无效,请朱医生诊治,朱医生通过察言观色,查苔、切脉等综合分析,断定她属气血不足所致,采用‘八珍汤’养肝肾,补气血之法,该患者仅月余乃康健,后来喜得一子,全家人十分高兴,感激万分。朱继孔一生勤奋不已,谨记清朝大医学士徐大椿的《读书经》: “终日遑遑没有一时闲荡,寒冬雪夜,披被马大绵,直读到鸡鸣三唱。夏日蚊多,隔帐灭灯映月光,至今日神光日暗,还不肯把笔儿停放。” 一生写下读书笔记和医案八十余册,记录验方一千多个。

“朱氏中医妇科”第四代传人为朱民福。他承继家学,谙熟医道,善于纳新,活学活用;省病查疾,至意深心,辨病入微,毫厘不差。不论是笃病危疾,经他调治都能转危为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曾有权寨一妇,三十左右,产后腹痛,高烧不退,在当地求医无效,七日茶水不进,处于半昏睡状态,家人十分着急,经人介绍后求医于朱医生。朱医生切脉后说道:“属产后恶露不行,寒凝血瘀所致,为产后热。”他又问了问病者近来都服了些什么药,然后笑了笑说道:“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盆冰,凉药不可症全也!生化汤宜产后尝,归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檀,止痛温经效亦彰。”随即以“生化汤”医治。病人服药后热退瘀清,五天痊愈,家人十分感谢,多次登门致谢。

他医德高尚,心系病人,终其一生行医,正如其名“民福”,即为民造福。75年夏秋之交,本地发了大水,当时农村房舍多为坯土结构,被大水浸泡坍塌者甚多,朱家医院的房屋也被雨水泡塌。由于交通不便,一时药物短缺。俗话云‘大水之后必有大疫’。一时间病人剧增,前来就医的人络绎不绝,很快朱家仅存的药物就用完了。看到前来就医的病人那痛苦乞求的神情,朱医生万分着急,心想医者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帮病人解除病苦,如今正是我济世救人的关键时期,我一定要用土方帮助病人渡过难关。于是,他一方面要求家人四处采集可治病的野草,诸如茅根、七七芽、蒲公英、地骨皮等等。自己也放下自家坍塌的房屋而不顾,在自己家院中清理了一处,放张桌凳和木床,用自己从中医学中学得的针灸,按摩等医疗手法为病人解除病痛,并分文不收,深得邻里、病人和乡里人的敬佩。有人曾作诗吟唱道:谁说如今无济公,朱家施舍救众生;仁义行医德无量,万古千秋留芳名。

“朱氏中医妇科”第五代传人是朱秀印。秀印自幼聪明好学,性情和善,深受祖父、父亲的影响,深得家学之精髓,尤精于《内径》、《傅青主妇科》,旁及诸家之学。他在承继家学中医妇科的同时,积极进取,一九九一年他在焦作中医药学校毕业,一九九九年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河南医科大学大专文凭,后又进修于河南中医学院附属二院,并多次外出拜访名师,医疗水平逐日提高。由于他为人谦恭,乐学善思,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能与时俱进,2014年应邀加入“中华汉方疑难杂症专家委员会”。他善于读书,尤重临床,既继承先辈,又勇于创新,尤其擅长不孕及经、带、胎、产、杂等妇科疑难病症诊治,在妇科生理、病理以及辩证、处方、用药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他主张治病务求其本,认为妇科病多是因气血的失调,导致冲任二脉损伤而发生,故治疗上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同时注重辅助正气,顾护脾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用药方面,他谙熟各种药物的四性五味,他常说“用药如用兵,知能善任,方能药进病退”。纵观其处方,药味虽少,但药力专一,突显大道至简之功,故每能袪除沉疴。并将家传秘方制成药丸和粉剂,方便病家服用。经他之手治愈的病妇数以万计,全国各地慕名求诊者络绎不绝。二零一四年七月十四日,他接诊了一位三十七岁的女患者,该患者系西平城关人,体型肥胖,腰部赘肉,月经量少,嘴唇周围长痘。朱秀印诊为肾阳虚、脾湿滞血瘀症。随选方:石英毓鳞汤加减,温肾助阳,补脾之气,利水化湿,去瘀生新。一个月后再诊,病人月经如期而至,脉象缓和,经量正常,病症消失,守方再服一个月后,家人告知病人已经怀孕,后来生下一女。朱秀印大夫被患者称为“送子观音”。

二零一五 年三月上旬的 一天上午,风和日丽,阳光灿烂,一辆黑色小轿车驶进了朱湖村,径向朱氏医院开去,到医院大门口小轿车慢慢停下,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女的怀里抱着刚刚满月的孩子,男的一手提着礼品,一手拿着一面锦旗,锦旗上赫然写着‘杏林高手’‘敬赠神医朱秀印’等金色大字。两位年轻人兴致勃勃地向朱氏院内走去-......
原来两位来者是外地人,婚后多年不孕,为此全家一度愁苦不堪,公、婆大有让儿子与媳妇离婚之意。后来该夫妇从朋友那里打听到朱氏中医,专治不孕不育,前来就医,经朱医生诊断后,服了一段药,自然怀孕,前不久喜得一子,全家人喜不自禁,特地前来致谢。朱秀印医生“妙手回春”的佳话不胜枚举。

如今正值盛年的朱秀印,犹如中医园中的一棵奇葩,呈艳溢香。他更加信心满怀,他决心以毕生精力在承继祖上所传德医双馨中医妇科的同时,潜心于中华新中医学知识的学习,不负祖上的期望,把朱家中医妇科发扬光大,造福天下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