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近年来,洛阳市洛龙区以小区党建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探索工作模式、创新工作举措,打通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强化引领,培育小区党建“主心骨”。区委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系统工程。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印发《中共洛龙区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小区党建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强党对小区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小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让小区党支部“为党守阵地、为自治把方向、为小区扬正气、为邻里办实事”。二是织密覆盖网络。根据城市小区党员分布情况,明确党员3人以上的单独成立党支部,党员不足3人的就近成立联合党支部,并灵活设立兼合式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建立小区党支部104个,实现小区党支部全覆盖。三是强化各类保障。依托网格党支部,整合共享小区社区用房、物业用房等资源,积极协调邻里中心办公用房,打造小区邻里中心,配套教育、医疗、助老、商业、文体5类服务形态及若干衍生业态,打造“15分钟居民生活圈”,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到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的“一站式”服务。
做实融合,破解城市治理“疑难症”。区委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紧盯小区治理中的“城市病”,筑牢城市治理的“主阵地”。一是在融合上做文章。大力推动党支部与业委会深度融合,倡导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在小区党支部主导下,督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发动小区居民、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治理,推动小区面貌大改变、小区服务大升级、居民幸福指数大提升。二是在协商上下功夫。建立小区党支部牵头,业委会、物业公司等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席会,为服务小区居民、规范管理小区事务搭建平台。三是在共议上出实招。建立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事务共商“圆桌议事会”、解决问题“现场办公会”的小区共商共议制度,一年来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300余条,发布动态信息3324条,协调解决辖区内各类问题121项。
服务下沉,实现党员群众“零距离”。区委采取措施不断强化服务下沉,紧盯群众需求精准发力,以治理成效好不好,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强不强,作为检验小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一是清单式联建联办项目。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制度,社区党组织带领小区党支部和驻区单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开展项目共担共办活动。一年来共签订需求清单134个、资源清单118个,建立项目清单106个,完成项目96个,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300余个。二是点单式办理惠民实事。依托小区党群之家,发挥小区党员干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政策咨询和专业调解能力等资源优势,做到矛盾纠纷不出小区、便民服务沉在小区。三是菜单式构建长效体系。大力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标准化制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单、介绍信以及服务群众登记表,设立社区治理协助岗位、青春助跑岗位等7大项岗位31个具体项目,全区121个机关党组织、224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领办具体服务项目,办理惠民实事4700余件,惠及社区群众12800余人。
(作者系洛阳市洛龙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耿俊)
(本文刊发于《党的生活》2021年第8期上)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热线:136 7341 9038
欢迎投稿!
(编辑/星星/李超 审核/黄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