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深河人秦龙:百炼钢化绕指柔,驻村扶贫永不悔
他们来自深圳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对口帮扶
来到河源
不间断地深河两市穿梭奔波
长期在河源大地上深耕细作
打磨出了一种拥有全新灵魂的人群
——“深河人”
(深圳派驻河源的帮扶人员)
深
河
人
行帮扶之力,怀感恩之心
一种特殊的情谊在东江源尾、
深河两市之间升腾
通过全面对口帮扶
“深河人”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产业共建、民生帮扶等
重点帮扶工作
脱贫攻坚圆满完成、成就辉煌
产业共建纵深推进、硕果累累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日益殷实
回顾过去
“深河人”交出亮丽答卷
展望未来
“深河人”将不断加大帮扶力度
持续提升河源群众福祉、
推动河源乡村振兴、
助力河源高质量发展
最美深河人,最浓深河情
秦龙
深圳市福田区
派驻和平县公和村第一书记
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2009到2018年,
9年军旅生涯
不但磨炼了秦龙坚强的性格,
也把“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上。
2018年底,
秦龙从一名装甲兵
转业到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一边工作,
一边照顾家庭,
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但是,
这种生活维持了不到半年时间,
当看到单位选派人员
到福田区对口河源市和平县
开展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后,
秦龙没有过多的犹豫,
又一次整装出发了。
深圳市福田区派驻公和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 秦龙:“在部队这么多年的时间,感觉亏欠了家庭很多,回到了地方,回到了家庭,也面临着这样一个任务。古时候这种情况叫忠孝两难全,但是在这个抉择的时刻,家庭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和平县彭寨镇公和村
辖区面积7.49万平方公里,
下辖13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3834人,
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15人,
贫困人口多,
脱贫攻坚压力大。
如何让贫困群众
理解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
让其他群众支持村里的各项扶贫项目,
秦龙百炼钢化成绕指柔,
深入了解村情民意,
为他们解决各种难题。
深圳市福田区派驻公和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 秦龙:“村民们常拉着我们去他们家,请我们吃饭,这些都是他们在表达对我们工作上的支持,也是他们积极地帮助我们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在工作当中,是要坚持一些基本的工作原则的,工作时间不允许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也不能用工作时间和贫困户聚餐。”
村民黄焕新是低保户,
家里有3个正在上学的小孩,
以前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扶贫工作队进村后,
秦龙帮助他落实了
低保和教育帮扶各种政策。
勤快的黄焕新一边养蜂,
一边在家里做代工,
家庭收入增加了,
去年还翻新了房子,
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
现在黄焕新有了新的烦恼,
他很担心,
脱贫之后,
他享受的各项扶贫政策会被取消。
秦龙:
“不管脱没脱贫,所有的原有贫困户的政策是绝对不会变的,这一点主席都已经宣布了。你这一块,我们能帮你的,都会尽力去帮你。”
贫困户黄焕新:
“你们肯帮我,我心里有数,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
在秦龙的劝解下,
黄焕新打消了疑虑。
两年时间内,
秦龙把公和村
当做了军队之外的另一个大熔炉,
学会了无人机航拍、
结交了各行各业的朋友,
从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
变成了一个善解人意的知心书记,
也从心里把自己当做了“公和人”。
深圳市福田区派驻公和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 秦龙:“我真的从心底上认为自己就是村里的一份子。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目前的困境,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我们来这里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来这里,我们是非常有归属感的, 不管什么时候离开,不管以后我们在哪里,我们终究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一个家。”
截止2020年底,公和村贫困户91户315人,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全部脱贫退出,脱贫率100%;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6.22元,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达到“十有”出列标准退出贫困村。
深圳市福田区派驻公和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 秦龙:“部队上有一句话,‘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9年军旅生涯,我没有后悔,来这里驻村工作两年,加入到脱贫攻坚战中,非常有意义,我也没有后悔,如果没来,我才会后悔,后悔一辈子。”
深圳福田对口帮扶河源总指挥、和平县县委常委 何东辉:“我们总结了4句话,第一句话是传承一种扶贫情怀,来了和平县就是和平人;第二句话是把挂职当责任,把职业当事业;第三句话是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第四句话是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我觉得,深圳福田派驻和平的扶贫干部们都是传承了这样的扶贫情怀, 用心用情用力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在和平的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