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黄村(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黄村镇)
在南粤、在七目嶂大山下,一个名叫黄村的地方,有一群热血青年,满怀赶走日本侵略者的伟大志向,聚集在一起,成立抗先队,在村头的大榕树下,宣传抗日;深入村舍,动员绅士土豪捐钱捐物,支援前线抗日;夜晚秘密会见各村的抗日积极分子,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的文秀塘村,中共粤东特委在这里举办训练班,培养党员骨干,组织武装队伍。
青年作家邬亮撰写的《粤黄风云》,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风起云涌的黄村革命斗争历史画卷:在腥风血雨的岁月里,黄村的革命先辈们真诚地接受革命思想洗礼,百折不饶,英雄辈出。被誉为岭南红嫂的陈亚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为了掩护中共地下党干部丘国章,与全家人一道,不惜舍命相救;丘国章九死一生,逃过劫难,却又在几个月后一次与日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没能实现报答陈亚长一家人救命之恩的遗愿。1943年惨绝人寰的饥饿团事件,107名抗暴村民中,“十几名共产党可享受枪决”,其他人被反动当局用锄头活活锄死。在家坐月子的共产党员关绮清,听闻此案义愤填膺,不顾产后虚弱的身体,跑了30多公里山路,当面质问、怒骂民团长,竟也被抓去枪决,横尸河边。
黄村人不畏暴政,反抗斗争前赴后继,游击武装日益壮大,有力粉碎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越战越勇。十几个游击队员被敌军几百人包围在一间房屋里,敌人既投弹,又放枪放火,久攻不下。游击队员以一当百,硬是突围而出。白虎游击队4个人到玉湖村侦查。完成任务后,队长程佩舟到理发店理发。民团发现后,十几个人朝理发店冲来。看到是民团乡丁,游击队不慌不忙,朝门外抬手就是两枪,打中一乡丁。敌人搞不清店里有多少游击队,立马后撤。程佩舟继续理发,完毕,4人互相掩护,打死7个乡丁,还抓了三个俘虏,缴了十支枪……
红嫂陈亚长的孙女黄秋红,向大家深情回忆奶奶勤劳朴素、爱党爱国的平凡一生。
红嫂陈亚长,就是在这间冲凉房掩护地下党干部丘国章。
黄村的悲壮故事数不胜数。《星火报》主编江尚尧,被敌追杀在下乡的路上。1957年人民政府找到江尚尧的尸骨时,他身上一捆《星火报》还在。接替江尚尧的河源县委书记周立群,1946年亲自带队攻打康河田心的反动地主。他不顾危险,靠前指挥侦查,突然胸部中弹。“出师未捷身先死”。矗立在富丽岗山顶的烈士纪念碑,镌刻着102位在黄村地区牺牲革命烈士的名字,他们时刻在告诉人们,黄村军民为争取翻身解放发生的红色历史。往事如烟,黄村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留名青史的烈士有276人。还有多少牺牲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1949年初春,驻在宁山村的东二支三团一营,战士黄能华和班长、副班长正在放哨。突然,他们发现国民党的偷袭部队,正快速摸上山来。要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他们当即开枪报警,并向着部队驻地的相反方向跑去,把敌人引开。他们边跑边向敌人射击。跑着跑着,一道山崖挡住了去路,子弹也打完了。眼看敌人就要追上来。在生死关头,黄能华听见副班长斩钉切铁地说:“我们死也不当俘虏!”说完,三人齐声喊:“一、二、三!”毫不犹豫跳下山崖。 三勇士的壮举,使部队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事后,跳崖三勇士之一的黄能华被抢救过来,而牺牲的班长、副班长,现在连名字都没找到。
身患重病的跳崖勇士黄能华,2019年在医院病床上向东二支后代回忆当年战斗历程。
宁山三勇士跳崖山底。
我们在这里合影留念,永远记住三勇士。还有两位勇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三勇士就是在这里跳崖。
探访东二支老前辈,至今健在的90岁高龄女战士黄青云向我们回忆道:1948年3月,敌人进九连山围剿,部队转移,大队长魏洪涛让她和卫生员梁秋月留下照顾重伤员李学兴。他们隐蔽在荆棘丛生的坟地里。三个人在一起目标太大,梁秋月自告奋勇把敌人引开,不幸被敌人逮捕。梁秋月宁死不屈,被敌人杀害。敌人把她的头砍下来,挂在卖猪肉的挂钩上。梁秋月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但战友们都不知道她还有没有亲人,家在哪里,烈士名单也没有她。而黄青云的家乡龙川合路口,当年曾是东二支的交通站,1949年敌人围剿,杀害了四名交通员,其中一个名叫曾仁周,只知道他是登云人,烈士名单也没有记录……
两位东二支90岁高龄的女战士,左边是卫生员黄青云,右边是政工队员彭书顺。
2021年11月28日,东纵边纵后代到深圳参加《粤黄风云》新书发布会。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中,黄村的故事说不上惊天动地,她仅仅是沧海一朵浪花,然而这小浪花却激起阵阵涟漪,给人以力量和启迪。这些,一个个历史细节,有时会磨砺成直指人心的力量和信念。尤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黄村的革命前辈们,成千上万为建立新中国流血牺牲的英烈们,葆有的存真,凝聚而成的不懈奋斗精神,让我们如遇故人,重沐春风。这些年,人们对党风问题的议论,我不由思寻,像我们父辈那一代人, 包括很多的知识分子,家境也不算贫穷,当初为什么会义无返顾地选择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始于20世纪初的国共两党交锋,打得你死我活。最终是后起的共产党用人民战争打败了拥有美式装备的800万国民党军队。归根结底还是民心所向。那时的国民党并未使“三民主义”变成民众的福祉。黄村的革命前辈无疑是时代的见证人。旧社会的伤痛,亡国奴的屈辱,促使他们认定了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能够为人民谋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也正是在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共和国,他们有了扬眉吐气、当家做主人的那一天。这一点,很多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会有同感,他们理所当然倍加珍惜,为之奋斗。
“ 百岁流年东逝水,万千往事已如烟”。历史不仅仅是回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住过去,将明示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