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硕果累累,2022再创佳绩
——陇县2021年档案史志工作十大亮点
开放办馆启兰台盛世,修志藏史惠社会民生。已经过去的2021年,是充满挑战、拼搏奋斗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陇县档案馆坚持党建引领,坚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凝心聚力抓建设,守正创新谋跨越,开放兴档促发展,全年工作成效突出,亮点纷呈。
一、解放思想,开放兴档,彰显转型发展新活力
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开放兴档”主题交流活动,走出去长见识,请进来促发展。10月9日以来,先后有15名县处级领导来馆调研,有市档案馆、县委办、政府办等36家单位2200多人到来馆调研指导、观摩学习,让沉睡的档案焕发新的活力,走出一条“档案+党史+党建+文旅”的新路子,提升了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让档案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管理的稳压器和古陇州的记忆库。在“引进来”促发展的同时,还带着问题“走出去”,组织干部到陇州印记▪红色文化体验馆、烈士纪念馆、固关战斗遗址和阎铁太文史展览馆进行观摩学习,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新知识,增长了新见识。
目前,陇县档案馆走出的开放兴档、转型发展新模式,告别了保管、查询、利用三步曲,踏上了保管、查询、服务、编研、开放新征程,使纸质档案活了起来,架上架下动了起来,形成“档案+”资政育人新模式。
二、完善制度,强化检查,筑牢档案安全新防线
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馆库安全、档案保管规章制度,对档案库房实行每周一次巡查、每月一次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8月17日,聘请消防专职教官为全馆人员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并作了消防安全疏散逃生、现场灭火演练,提高了全员消防安全技能,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特别是10月3日陇县突降暴雨后,我馆闻汛而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国庆休假按下暂停键,全员上班防汛抓安全。在注重档案载体实体安全的同时,也加强了档案数字化成果信息安全管理,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档案馆开展了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确保档案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建强设施,数字加工,搭建智慧档案新平台
投资33.5万元,采购智能无轨密集架22列120立方米,为接收各门类档案,丰富馆藏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资金,投资4万余元采购了档案除尘消毒整理平台加湿器3台,为档案安全入库提供保障。对馆藏3273卷、74648件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加工,数字化成果共计115万副。投入24.3万元,在县级部门的政务网上安装陇县档案共享利用系统,搭建了陇县档案馆政务网档案平台,实现了市县政务网档案共享。
四、分门别类,应收尽收,丰富档案资源新结构
对县直单位、镇到期文书档案、各类专业档案、民生档案分门别类,应收尽收。全年接收文书档案3923件,退休职工档案14人(盒),电子档案目录42270条,项目档案目录683条,照片档案目录1196条。同时接收10个镇14个部门扶贫档案38347件,疫情防控档案2669件,丰富了馆藏资源结构,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五、转变作风,暖心服务,建立服务群众新机制
建立健全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操作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在窗口服务中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倾心打造满意窗口,全馆发扬“店小二”精神,开展“五个一”服务,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送上,一颗诚心服务,一句慢走相送。全年共接待档案查阅利用2408人次,提供档案2600卷次,为群众复印档案23405页,充分发挥了档案应有的资政和凭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和群众的好评。
六、加强培训,示范指导,提升规范建档新能力
4月份,分批次举办了精准扶贫档案整理业务培训会7次,并深入10个镇8个部门46个行政村以点带面的现场示范指导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努力提升培训和指导效果。5月份,分批次举办了机关单位文书档案整理业务培训会。6月中旬,第二次集中全县镇、部门所有涉及扶贫项目档案、疫情防控档案的单位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全县档案工作者规范建档的能力。精准扶贫各类档案按期全部接收进馆。疫情防控档案规范整理2669件按时移交进馆。
七、营造氛围,总结经验,档案宣传实现新突破
以“6·9国际档案日”为契机,开展了以“档案话百年,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牌23面,在西门口广场设点,悬挂宣传横幅,分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大力宣传新修订的《档案法》《陕西省档案条例》,深入开展读志用志宣传月和党史“七进”活动,推动档案史志宣传进广场、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营造全社会关注档案、群众关心档案、单位关爱档案的氛围。同时总结经验撰写稿件,制作美篇,对外宣传特色亮点工作。12月17日以后,通讯稿《带着问题“走出去”补弱固强“请进来”——陇县档案馆开展“解放思想、开放兴档”主题交流活动》连续在掌上宝鸡、学强国、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刊登。党史专题《王震两次在陇县的战斗经过》在《陕西党史》杂志上发表。全年在省市刊物、网站、公众号共刊登工作动态22篇、档案利用文章5篇、档案文化信息4篇、名人轶事文章2篇、档海撷珍3篇。
八、精编细研,打造精品,志书编纂实现新跨越
坚持改革创新、质量第一、修志为用的原则,认真做好陇县年鉴编纂工作。经过征稿、编纂,对文字稿的8次审核12次清样校对,12月中旬,《陇县年鉴(2021)》卷公开出版发行,走在宝鸡市各县区年鉴编纂前列。同时强力推进、督促开展镇村志编纂工作,组建镇村志专家指导团,制定陇县镇志、村志建议篇目大纲,开展编纂业务指导,《闫家庵村志》已出版发行,《城关镇志》《三里营村志》《段家峡村志》《曹家湾村志》《枣林村志》完成了二轮修改,《东南镇志》《店子村志》《东关村志》完成初稿。镇村志的编纂印刷出版,传承了地方方志文化。
九、挖掘资源,传承精神,资政育人凸显新作为
4月份,因地制宜打造党史文化长廊;应邀指导农商银行建设行史馆;积极争取财政资金20万元,安排专人先后赴西安、北京采访党史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积玉,原中央编译局常务副局长顾锦屏,张仲实儿子张复等,拍摄红色人物专题片《张仲实》,宣传了先辈革命精神,弘扬了红色文化。5月份,搜集撰写星火燎原、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等陇县红色文化资料6万多字,征集相关历史图片80多张,协助县委组织部审核把关党史资料,在上河郡建设集陇县历史文化和陇县党史于一身,融现代化声、光、电表现手段为一体,既展示陇县厚重历史传承、又反映陇县地方党史的综合性标杆景点——陇州印记·红色文化体验馆,使其成为全县党员干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基地。
十、成果展览,主题宣讲,服务党史教育新成效
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承担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十大系列活动,助力全县党史学习教育。4月份,邀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许道平为全县科级领导、新接收党员宣讲宝鸡党组织的百年奋斗史。6月份,牵头20个部门制作展板60面,在县城西门口广场隆重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果展览”活动,集中展示四天,全体县级领导及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参观了展览,反响良好。同月,积极参加“党史百场宣讲到基层”活动,先后到县人大、县政协、县总工会、县道教协会、固关镇等十一个机关单位开展陇县党史宣讲,宣讲陇县党组织带领全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弘扬了陇县光辉的革命历程。与县电视台联合开办“主播带你学党史”党史宣传栏目,在县电视台播放十期,集中宣传了十个陇县党史之最。
兰台守初心,档案惠民生。2022年,陇县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批示精神,打造“一最五美”(最安全、建筑美、环境美、资源美、形象美、服务美)档案馆, 奋力谱写陇县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充分展示新时代陇县档案工作新风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陇县贡献档案人的智慧和力量。
(段吉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