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选择城市,是颇有讲究的,有云“两江相汇,非州即府”,惠州是东江与西枝江交汇处,赣州是章江与贡江交汇处。遇水而居,因水而名,全国有名的城市基本上如此。因为古时城市就是依靠大江大河作为商贸要道的。1988年河源撤县建市,决策层也是基于东江与新丰江相汇于此,凭籍这一优势而选择这里作为5个县的中心。
河源城历史上称“槎城”,两江合称槎江、槎水,两江相汇之处又特称宝江。在明代河源县的驿站(传送公文及接待过往官员的地方)分水驿、陆驿,河源城有宝江水驿,专递两江上游急递而下公文。还有历史上河源老八景之一“宝江渔唱”也就是指这里的美景。
市区新丰江上游
市区新丰江段因上游有水库,常年水清,这是全国少有的。东江水质也很好,如遇上游雨水一时会浊些,变成另一番景色,两江相汇处,泾渭分明,一边水清一边水浊,有“小武汉”味道。20年前在新丰江建设的“河源亚州第一高喷”(无风状态高169米),成为河源一标志景观,也成各地游客的打卡地。18年前在这黄金水道上成功举办世界水上摩托艇比赛,盛况空前。

两江相汇之处
建市34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河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区与东源县城融为一体,江东新城地标建筑日益耀眼,高新区提质更是宜业宜居。如今两江四岸生态优美,高楼林立,风景独好。在梧桐山旭日东升或桂山日落时分,绚丽的朝霞与晚霞使两江四岸更是美丽。
2022年1月上旬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何国森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旅游业提出做大做强“六色”旅游品牌中,特别指出“依托两江交汇岸水景观,开发新丰江夜游”,人大代表拍手称好。

而随着赣深高铁的通车,周边客人到河源观光旅游会不断增多,深莞惠的外出乡贤回乡也会频繁一些。有人大代表认为,充分利用两江的黄金水道,开发特色亲水旅游项目,是为河源18年前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添光加分的项目,也是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应有之义。

万绿湖
有识之士认为,当前以水产业园为主战场的河源水经济如火如荼,而利用市区黄金水道开辟“宝江夜游”是“六色”特色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也是水经济的另一种形态。为此他们建言:
借鉴广州“珠江夜游”的成功经验,开辟“宝江夜游”项目。可从市会议中心前新丰江边平台改造为码头,开辟三条游艇线路:一条溯新丰江而上约至大坝处,一条沿东江而下到滨水公园,一条沿东江北上至东源的东江公园。同时,可结合东源县城对面“通天岩”的人文旅游开发,开辟“乘(泛)舟登通天岩”,重现四百年前的风景线。
为保证黄金水道水质,争取木京水电站、风光枢纽站、新丰江水电站的配合,每年清江两次。
在科学的论证上,将“亚州第一高喷泉”迁至两江相汇处。除现在夜晚的音乐喷泉八个乐章,增加白天高喷一次半小时,将成为最有特色的地标。同时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更名为“龙泉高喷”。因为亚州第一高只是当时特点,十年前揭阳市的音乐喷泉主喷高度190多米已经超越。现在高喷位置正好是古时“龙津渡”,“龙泉高喷”不但形象,也符合河源的龙文化内涵。
恢复河源八景之一“龙津晚渡”,增加游客及市民的亲水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