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河南省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举措,自今年5月以来,博爱县推行项目化思维、清单化推进、制度化保障“三化”工作法,紧盯创建目标,用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抓,一件接着一件干,助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落地落实。

项目化思维 村村做“可研”
博爱县坚持项目化思维,把“五星”支部创建当做上项目一样,提前做好“可研报告”,量身打造设星目标。
在成立县乡村三级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今年5月,围绕215个村(社区)设星定星工作,由县委主要领导带头组织十大工作专班和各乡镇(街道)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各村,梳理盘点村情概况,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开展一场场座谈讨论,从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卫生户厕占比80%、“三零”创建等硬指标入手,把每个村的创星条件、发展优势、薄弱短板找准查实。

目前,全县经过项目化思维、“可研”讨论,科学确定创建农村(社区)“五星”支部2个、“四星”支部22个、“三星”支部及以下183个。每个村都做到了创有可创的目标、争有可争的位次,营造了干群一心、梯次创星的强大氛围。
清单化推进 事事照单办
“五星”支部创建需要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为确保创建能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抓手,博爱县组织各工作专班、各村(社区)逐项列出争创支部过硬星、产业兴旺星、生态文明星等十颗星任务清单,见人、见事、见时间节点,从每季、每月到每周、每天,需要干什么一目了然。6月底,全县村村建起了创星清单台账,每个牵星部门建起了全县性的创建大清单,实现了列单作战、有的放矢。孝敬镇齐村列出了32项具体清单,“五星”支部创建有了更有力的抓手、目标和方向。
县“五星”支部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村、各牵星单位建立起的事项清单进行盘点梳理,在全县建立了“产业发展、民生实事和支部建设”三大清单台账。派出三个督导组一周三次巡回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督促牵星部门和村(社)紧盯台账抓落实、每月对表交成果,实现了全县上下三本台账抓落实、条条线线和事事项项照单交账的工作格局。依托创星工作清单和台账,博爱县正在列排村级、乡级、县直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层面需要解决的事项大台账。需要干什么、谁来主导抓落实、需要出台哪些政策、支持哪些项目资金一目了然。

目前,县乡村三级已分类建立起需要解决的事项大台账。截至7月底,已交办解决产业发展、民生实事和支部建设等问题1580余件。
制度化保障 层层抓落实
为确保“五星”支部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助推创建工作出经验、有特色、见成效,博爱县在落实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充实了一系列务实落地的工作机制。
县级层面,创新“双周例会”制度,由县委书记定期听取各专班工作推进情况、各乡镇(街道)创星主体责任履职情况,现场协调解决创建工作推进中难题。乡级层面,建立逐村观摩、巡回督星工作机制,每季度各乡镇(街道)组织辖区的村(社)开展“五星”支部专题观摩,一季度一评星,确保各星和各村的创建协同并进。村级层面,明确建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的“一领双绑”机制,使产业发展思路始终在党支部的引领下高效推进。同时,全县还引入和建立了13710工作机制和群众评价机制,为每颗星、每个村、每件事项、每个清单的落实倒排工期,激发群众参与创建,凝聚起干群一心抓创建的强大合力。寨豁乡江岭村建立了“一领双绑”产业发展机制,列出了23项民生实事清单,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