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残联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组织志愿者们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将“关爱”“服务”进行到底。
“量体裁衣”,服务于民。今年以来,开发区残联为新习镇、胡村乡和王助镇9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工作。实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铺砖硬化地面、安装扶手、门口修建坡道、铺设盲道、改造电路等方式,结合残疾人家庭改造需求和家庭结构,制定适合的改造方案。同时,结合实际组织残联志愿者为残疾人送去配备的轮椅、坐便椅、沐浴凳、刀具安全箱、多功能护理床、遥控灯、语音电热水壶、语音电饭煲、语音电磁炉等辅助器材85件,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提升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确保让残疾人生活无障碍。
深入基层为群众送辅具福利。开发区残联以残疾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对有辅助器具需求残疾人进行入户摸底、核查和评估,分类登记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信息并及时做好档案资料。根据摸排情况,结合残疾群众实际生活需要,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的适配服务,适配坐便器、助行器、助听器腋拐等各类辅具127余件。同时残联志愿者们耐心指导残疾人如何正确、科学地使用和保护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能够基本掌握辅助器具的使用,确保所配辅助器具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下乡办证解难题,服务群众零距离。今年4月、7月份,开发区残联联合开发区骨科医院开展下乡入户办理残疾人证活动。由区残联工作人员、骨科医院医生和助残志愿者组成的评定小组为疑似残疾群众和残疾证到期的残疾群众进行评残办证,志愿者们还为瘫痪在床、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有办证需求而无法到现场办证的问题,着力打通办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残疾人朋友及时享受国家各项惠残政策。截至目前,共为20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残疾鉴定。
关爱残疾人,文化进家庭。近日,开发区残联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志愿服务活动。残疾人朋友在残联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解红色文化,在市图书馆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观看电影《你是我的春天》,参观市博物馆……切实帮助残疾人朋友们走出了家门,打开了“心门”,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广大残疾人朋友的幸福感。
环境卫生整治,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7月底以来,区残联志愿者们深入分包小区怡馨佳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对小区楼道、墙面的小广告和楼道杂物、小区院落死角等全面进行集中清理,有序摆放车辆,营造干净有序的卫生环境。
进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8月1日以来,开发区残联组织志愿者到五一路与金堤路交叉路口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手持“文明出行”小红旗,站在各自执勤路口上,对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越线停车、行人闯红灯和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文明劝阻,协助执勤交警维护公共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礼让,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开展系列扶残助残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开发区残联举办濮阳市“博爱·牵手”助听器捐赠仪式,为听障群众代表发放助听器100台。借助“爱耳日”“全国助残日”等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页、宣传品、健康咨询、义诊等多种形式开展扶残助残政策、残疾预防等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页6000余份,宣传品2000余个,咨询服务500余人。开发区残疾人汇星艺苑志愿者服务队和开发区残疾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惠残助残宣传演出志愿服务活动,上半年共计演出25余场。
开展春节、六一、端午节等慰问救助活动。在“春节”、“六一”、“端午节”、“全国助残日”等节日,开展残疾人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棉被、粽子、益智玩具等慰问品和慰问金。截至目前,共慰问残疾困难户63户,发放慰问金13000元。
“疫”声令下 疫情防控“齐上阵”。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开发区残联志愿者们主动担当,第一时间完成集结奔赴抗疫一线,区残联“一把手”靠前指挥,机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先后在光明花园、英皇国际、马拐楼生活区、华龙区卫健委小区等开展核酸检测、维护秩序、封控管理、卡口值守、服务人民群众、残疾群众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与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与残疾人心手相连,以勇于担当、共克时艰、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的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残联力量。
“志愿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区残联将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担当奉献,吸纳更多的志愿者经常性、高质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扬志愿服务理念,增强志愿者服务意识,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不断传播志愿文化,传承志愿文明,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优质志愿服务。”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