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刘麦根报道)9月28日,由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郑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承办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大事记》研讨评审会在河南登封召开。河南省与郑州市、登封市等河南多地的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骨干、省市两级的党史和地方史研究室的专家、登封市委等有关领导以及郑州大学等高校的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评审这部“省内首次全面系统梳理豫西抗战史”的编年体书稿。

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由王树声、皮定钧等革命前辈开创,有约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800万人口和35个县政府。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各地在编写对应史料的过程中遇到了协调不顺、沟通不足、资料不全等困难。为还原史实,统一认识,在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领导下,登封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发起了编纂《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大事记》的倡议,成立了由省领导,登封市为主力,涵盖郑州、洛阳、许昌等河南多地的专家的编委会。编委会于2021年12月开始编撰,经4次修订,完成了本次大会的评审稿。

评审稿为编年体,涵盖了从1944年4月到1945年10月共19个月里,在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书稿具体分彩页、正文、附录三部分。彩页部分展示了对应时期的作战形势图、历史文件图等,正文以年、月、日为节点,记叙具体事件,附录则有组织序列表、重要人物简介等,共30余万字。

与会领导、专家纷纷对书稿编纂工作的具体成果与重大意义表示认可,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优化建议。省党史研究专家郭晓平指出,这部书稿史料充分,概括了河南抗日根据地的基本情况,理清了基本脉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有礼认为,本次编写不仅是弥补之前系统性研究缺失的起点,更是当前继承红色基因,整合红色资源的重要内容。郑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璋坦言道,目前书稿编写工作还存在思维视野等方面的不足,应争取各地区的进一步密切配合,决心把书稿编成一部展示河南军民抗战精神的纪实著作。
据了解,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将把编写《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大事记》作为河南革命老区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登封作为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相关研究工作的主力,将尽最大努力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