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光山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为王、结果导向”相关要求,市委、市政府“1335”工作布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联审联批”工作,解决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难题,推动全县重点项目快速建设。
建好用好平台。光山县项目推进中心大建设调度办按照“提前介入、平行推进、垂直衔接、及时转换”原则,利用每周二下午半天时间,组织发改、自然资源、环保、住建、人防等部门在县政务和大数据局集中开展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工作,为各项目责任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高效率地开展集中会商、集中办理、集中对接、集中汇总。截至10月底,135个县重点项目已办理完成《用地与选址意见书》85个、《人防审批》25个、《环境影响评价》47个、《可行性研究报告》101个、《初步设计》42个、《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6个,有效助推了项目建设进展。
用好三个清单。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改革思路,落实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化。制定审批事项《任务清单》,把全县重点项目纳入审批任务清单,各职能部门、责任单位提前掌握任务,提前介入指导,把功夫下在平时,在“联审联批”之前把准备工作做细做好;制定审批事项《资料清单》,要求相关审批部门将所负责审批事项的所需材料列出来,让申报审批单位一目了然,一次性准备到位;制定审批事项《流程清单》,由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按照各相关部门审批事项的先后逻辑关系,明确流程和时间节点,要求相关审批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和时间节点完成审批。通过“三项清单”对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再梳理、再具体、再优化,做到《任务清单》全面具体,《资料清单》清晰明了,《流程清单》节点精细,确保各责任主体能够对标对表,逐条逐项准备到位,以“联审联批”高效率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
落实落细责任。全面推行容缺办理机制,审批职能部门列出《一次性受理材料告知清单》,安排专业人员具体指导,对材料齐全的立即审批,对符合要求的容缺办理。重点项目指挥部负责指挥,组织项目单位按清单要求提供申报材料;县项目建设大调度办、政务和大数据局负责组织和服务“联审联批”工作,及时收集问题建议,会商研究推进举措;县纪委监委强化跟踪督导,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各部门能够群策群力,合力攻坚,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