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扬帆显风流
——记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总经理陈德辉
文/于学忠
常言道,行行出状元。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总经理陈德辉,是一名及其普通的渔民,历经大海锤炼的他,具有坚韧不拔、不惧风险的品格;他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水产加工方面闯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成了水产品加工领域有名的“弄潮者”。
——题记
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坐落于盖州市团山办事处北海村,成立于2012年2月,注册资金100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其中:加工车间180平方米、包装车间180平方米、办公面积140平方米、仓库400平方米。这家充满活力的水产品加工厂,是营口市最大的集海蜇捕捞、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海产品加工厂。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盖州市团山办事处北海经济开发区这片开放开发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批致富能手,而陈德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通过不被人们“待见”的海蜇,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致富能手,并且为周边100多名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天一大早,陈德辉就会忙着派活、接电话、联系业务。曾经是渔民的他,依然过着“靠海吃海”的生活。不同的是,他的身份已不再是渔民,而是商人——2012年2月,他成立了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专门出产即食海蜇。
陈德辉认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同样与大海息息相关。营口北海经济开发区是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团山街道下辖的行政村,随着北海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陈德辉和其他村民成为了“失海渔民”。上岸后,陈德辉同样经历了转型,苦苦寻觅出路。
盖州是全国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出口海蜇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60‰。海蜇一名水母。名见陈藏器《本草拾遗》,原称海蛇。渔民捞捕加工后,称其帽状伞体为白皮子。称其口腕及触手为海蜇头,是一种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含量丰富的水产品。
“滢辉”海蜇采用营口渤海湾野生海蜇为原料,运用陈氏传统海蜇加工工艺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结合,最大的保留海蜇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的鲜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现开发出一款能炒、能涮火锅、能烤的海蜇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盖州海蜇特定的品质,备受广东、江浙一带客商的推崇。1995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与百万富翁同行》,讲述的就是发生在盖州关于海蜇的故事。

“滢辉”海蜇确保海蜇产地、源头把控品质。我们滢辉有船队,每年8月中旬到渤海湾辽河入海口(就是老一辈营口人口中的二道谷、三道谷),这是河海交界处,产生一种物质叫做矾,有一种说法是“海蜇生于矾死于矾”。“生于矾”是指海蜇生长的水域中,尤其是淡水与海水交汇的地方,含有矾这种物质才能确保海蜇快速、健康生长。滢辉人不会为了海蜇的捕捞产品,而去提前进行捕捞,滢辉人会向您保证海蜇是来自营口渤海湾的并且生长周期是在80天以上的成熟海蜇。
据介绍,海蜇是营养丰富的大型食用水母,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呈半球状。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
别看构造简单,营养价值可是一点也不含糊——海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等功能,宣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对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等症均有疗效。此外,海蜇有促进上皮形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消痰散气、润肠消积等功能,同时还能清肠胃,保障身体健康。从事理发、纺织、粮食加工等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蜇,可以去尘积、清肠胃,保障身体健康。

粗加工盐渍一直保鲜。“滢辉”海蜇有海边的码头进行海蜇分割、切丝和盐渍,全程利用大型抽水机器从海底运输海水进行清洗,不断有新的海水进行冲洗,这样就不会因为天气燃热等其他因素,导致海蜇原料出现变质的情况,保住海蜇的鲜,而不是大家所认知的海蜇是腥的。而且,海蜇的营养成分种类较为丰富,含有多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和B2、尼克酸、碘、胆碱等。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对于抵抗疾病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所含的甘露多糖胶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也可预防肿瘤的发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加之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含量丰富,可以说海蜇是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滢辉”即食海蜇“卖海蜇不卖水”。固体物含量80%,我们都知道海蜇80%都是水做的,我们是真空包装,袋子里的一点水是由于抽真空过程中海蜇的渗出液。经过自有渔船捕捞上岸的鲜海蜇,经过现代技术加工,脱掉海蜇中多余的水分,保留海蜇营养成分,保证即食海蜇无水真空包装,“滢辉”即食海蜇,口号是“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我们“滢辉”即食海蜇“卖海蜇不卖水”。
陈德辉深知食品安全重于天,在建厂之初就把产品品质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一方面,采用无菌净水处理系统,确保加工处理过程的安全;另一方面,选用优质深海野生海蜇为原料,采用最新技术研制加工而成,保留了野生海蜇原有的成分。1000多平米的无菌车间,只为确保海蜇的天然、营养、安全,美味。一袋酱包,一袋油包,简单的两袋调味包,滢辉人为满足大部分人的口味,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保证了海蜇口味的同时,也兼顾了海蜇本身口感和鲜度。
因此,近年来盖州市涌现出一大批海蜇渔场和海蜇工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助推盖州海蜇“游”向全球的餐桌。

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经历五代传承,一直保留着“陈氏传统海蜇加工工艺”。改革开放后,陈氏后人总结生产加工经验,着手创办企业,并打响“滢辉”品牌知名度。
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常年经营海蜇、海参、虾米等水产品,并将其产品向日本、韩国、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出售。作为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辽东湾东岸的营口市拥有丰富的野生海蜇资源;与此同时,本地渔民自古打捞并食用海蜇,久而久之形成了传承悠久的海蜇捕捞及加工文化。

据陈德辉介绍,早在30多年前,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的商标还没有注册的时候,他就开始着手经营海蜇的对外出口。时至上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海外华侨对国内水产品需求日益增多,国内特色水产成了海外华侨餐桌上少有的美食。海蜇食用口感出众、营养价值高、又易于存放,因此受到广大华侨消费者的期待。十九岁开始他就从事海蜇捕捞,看到了海外市场对海蜇这一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就着手经营起海蜇的对外出口生意。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陈德辉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海蜇捕捞、加工、存储及烹饪流程。纯野生的海蜇有极高的赏味价值和营养价值,而他在长达30多年的海蜇产品加工、销售中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和人脉,这为他建立国内海蜇市场打下来基础。
从国外市场转战国内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陈德辉在经营国外海蜇销售的同时,也将海蜇向内地销售。由于沿海地区海蜇市场在90年代末早已接近饱和,内地又对海蜇这种水产品了解甚少,国内的销售状况一直不尽人意。
春江水暖鸭先知,陈德辉率先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开始琢磨新的销售途径。经过调查发现,网上海蜇的销售还是一片蓝海,正是企业转型的好机会!2004年,阿里巴巴开创了网上销售平台,这一平台的开放对国内固有的商业模式产生了剧烈的冲击,甚至一直将影响持续到今天。陈德辉总经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很强了,深陷国内海蜇销售泥潭的陈德辉先生作为第一批阿里巴巴网上销售平台的购物者,很快就抓住了其中的商机。在系统的了解了阿里巴巴的销售模式之后,陈德辉在2006年正式将自己的商品推上了网上销售平台,并获得了极佳的反响。他开拓思路,将网上销售作为自己的海蜇产品主要销售渠道,并开始寻找更多类似的网上销售平台。在网上购物尚未普及的年代,选择这种营销模式无疑是冒险的,但事实证明程滢辉总经理选择了一条最适合海蜇产品的销售渠道,并借此在极短的时间内敲开了国内的海蜇消费市场。让更多的国内消费者真正了解并亲自品尝到来自辽东半岛的优质野生水产,这是陈德辉总经理最大的愿景。
陈德辉要做一家规范的企业,为营口、盖州海蜇树立一面旗帜。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在2012年正式通过审批,获得国家级QS认证,注册“滢辉”牌商标,得到营口渔业协会认可,授权“营口海蜇”地理标志。获得网络即食海蜇中国10大好评品牌。现在“滢辉”牌即食海蜇远销全国各地,已成为“营口海蜇”支柱品牌。“滢辉”海蜇是连续三年,获得“辽宁礼物”称号的海蜇品牌,多次获得省市农博会“金奖”产品,2019年获得由中国渔业协会颁布的营口海蜇“突出贡献奖”。这些辉煌成就是陈德辉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现年54岁的他,在水产品加工生涯已有30多个春秋了。成功后的陈德辉并不想就此满足,他时刻都在寻思着将工厂规模扩大,将品牌打得更响,让家乡的海蜇远销世界各地。
陈德辉常说一个人富不叫富,现在发展线上市场,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机会,只有这样也才能够把营口、盖州海蜇的名声做得更大更响。
“企业赚了些钱,应该多做公益,承担一些社会责任。”随着企业不断壮大,陈德辉始终保持一颗爱心、善心。他的热心,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周边村民中,都有良好口碑。
汶川地震、盖州洪水、疫情防控、扶贫帮困……每一次的爱心捐助,彰显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公益”情怀。
“做这些事,我也收获了快乐。”陈德辉说,企业虽不大,但爱心无限。能为社会尽一份力,自己特别开心、踏实。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自建厂至今10年时间内,他的水产品加工厂带动周边渔民增收,吸纳贫困人员就业100余人。下一步,随着电商平台兴起,尤其是直播风口到来,企业又深耕线上市场,在淘宝、京东、快手、抖音等多平台抢得先机。将在近一步扩大深加工规模的基础上,为村里乡亲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增收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企业家我们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我常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要不断创新变化,只有从心出发,坚持以客户为核心,真正解决客户和社会的实质问题,超越客户的期望,利益客户、利益社会,才能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对于下一步打算,陈德辉表示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要持续开发新产品,让营口、盖州海蜇能够不断的满足消费者,再就是要教会更多的村民去做网上销售,去拥抱变化的趋势。在已然描绘出的蓝图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陈德辉可以带领滢辉人可继续创造海蜇市场的辉煌与奇迹,也期待着这个“滢辉海蜇”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璀璨和荣光。
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发展水产品加工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道路上,陈德辉任重而道远,相信他一定能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先富带后富,同奔小康路”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简介:
于学忠,笔名佚名、文子、文岛,男,汉族,1976年1月出生,辽宁盖州人。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版权协会会员、盖州市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先后在《青年诗人》、《当代工人》、《诗友》、《鸭绿江》、《营口日报》、《辽宁日报》、《农民日报》、《中华儿女》、《人民公仆》、《赤子》杂志、《商业文化》、《中国国际财经》杂志、《辽河文学》等文学刊物、杂志以及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搜狐网、今日头条、腾讯网、凤凰网等各大网站发表作品。现己结集《凝聚的力量》、《山高人为峰》、《岁月深处是芳华》、《盖州情韵流淌千年的风雅》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