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材瘦弱,人们却说他有山一般的脊梁;他目光如水,人们却说他有海一般的胸怀;他就是确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刘志勇。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带着对高尚师德的不懈追求,他已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既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也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默默地耕耘,不懈地坚守,竭尽体能心智,追求着无愧人生。

德育为先,为学生健康成长系上保险绳
刘校长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他在公开场合常讲“教育是个良心活,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他首先将德育放在第一位,并常抓不懈。

任一中校长以来,他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学生坚定地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求学生牢记“六个下功夫”,并用终生来学习并践行。他要求全体一中学生守住做学生的底线,制定了《确山县一中学生违规惩戒办法》,监督政教处、各年级组落到到位。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他把培养“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业优秀”学生的发展目标,分解到每一学年、学期,每一周,每一天,形成大德育构架。他邀请全县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人物来校巡回演讲,用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水准;他强化榜样引领示范作用,一月一总结,一月一表彰,让每个学生收获自信、良好的习惯品德、价值感。

深耕育才,为学生未来腾飞插上翅膀
刘校长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工作核心地位,通过狠抓课堂教学、深化教研改革、实施持续奖励计划等措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制定了《确山县一中教师绩效考评办法》等有实质性作用的制度,并严格执行考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比态度、比作风、比干劲、比业绩,形成追赶超越的工作氛围。他指导各年级组开展“教学相长,携手至善”等活动,提出“向楷模看齐”的响亮号召,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课堂教学上,创新课堂模式,达到精讲精练,当堂消化的目的,降低知识难度,减缓知识获取的坡度,让不同层次学生吃得好、吃得饱、能消化。教研方面,从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指向明确,突出实效。在一线教学中,他冲锋一线,和教师一起教学,带头带课听课,研究教学,研究中考命题动向。坚持将学生初考成绩、位次作为起点,对学生发展进行动态性、综合性的考量,确定“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目标,因人施教,落实为先。

强身为本,为学生健康成长安装助力器
刘校长以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强身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力器,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学生的强身健体,学校从早操开始抓起,每天早操的2000米,七年级学习球类技能,八年级增强体能,九年级强化综合训练,分级分层的体育锻炼,既有效缓解学习压力,又增强学生体质。每周三节体育课,班主任调整体育课时间;严禁延时课教师讲课,让学生独立思考写作业;每年春季及秋季运动会高质量举办,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两年来,学校中考体育成绩连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屡屡获奖。
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重新调整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组,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大型考试前夕,设计释压游戏,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求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疏导,让孩子们阳光乐观的学习生活。

率先垂范,为师生营造最美工作学习环境
刘校长始终认为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让每位教师都有归属感荣誉感。”在日常的校园管理中,他和老师、学生打成一片,俯下身子听取每一个人对学校日常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刘校长几乎每天清早五点半到校,晚上十点多离校。坚持一天三巡课,走进教师办公室与教师座谈,了解教师生活工作情况。积极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为各年级组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粉刷办公室,让老师安心工作。一中家属院地面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刘校长知悉后,挤出专项资金对家属院地面硬化,给教师出行带来便利,赢得教师交口称赞!
刘校长不搞任人唯亲,一线教师只要有教育情怀、有工作能力、成绩突出,学校就会给以施展抱负的机会。在刘校长的带领下,不少教师脱颖而出走上中层管理岗位。
多年来,刘校长坚持推进学校多年来好的传统做法,在发放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工作中,不搞圈子,不搞亲疏厚薄,而是依据《教职工综合考核评价方案》量化考核成绩决定结果,得到广大教职工广泛认同。
刘校长嫉恶如仇,以强烈的责任感化解矛盾危机,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19年有社会不良青年混入学校闹事,扰乱学校教学秩序,危害师生身体健康,刘校长义正言辞教育社会不良青年,在县综治中心领导支持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教师权益,维护了师生合法权益;他还组织家委会,坚持不懈值班护学,督促校门口车辆警齐摆放,为师生打造稳定有序的工作学习环境。刘校长亲自察看学生接开水、用热水情况,增加三台饮水机,保证学生能喝上热水。为解决生源多,教室少的难题,他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改造扩建教学楼,增加教学班级,得到师生好评。
多年来,刘校长以校为家,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殚精竭虑,对妻儿父母亏欠太多!其母亲年老体弱,患有心肺病、食管癌等多种严重疾病,为了教育事业,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他只能把老母亲托付给妹妹照料,每周尽最大能力挤出时间看望老母亲,为母亲端茶喂药、捶背洗脚。最令刘校长心痛不已的是由于忙于工作,其年迈的老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他没能看上最后一眼成为这位铮铮硬汉心中永远的痛......
多年来,刘校长不与教师争名夺利,由此受到教师敬重。每搞一项工程,无论大小,他要求承包商保质保量,绝不姑息纵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刘校长将学校各项工作与全县能力作风建设、纪律大整顿深度融合,把自己树立为全校的标杆。抗洪救灾、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刘校长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刘校长的带领下,确山县一中的校风、教风、学风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好成绩纷至沓来,先后荣获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8项省、市级荣誉称号;刘校长也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名师等9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刘校长的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但他的每一天都过得踏实、充实。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刘校长正用知识、勤奋与奉献,工作不息,奋斗不止,无怨无悔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托起明天的太阳!
(胡小民 报道 作者 确山县 李永君)
作者简介:李永君,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公务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中国食品安全网、河南经济报、河南青年报、河南科技报特约记者。中国青年网、河南省市场经济发展研究会特邀撰稿人。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县劳模。多年来,先后有400多篇新闻稿件、散文、随笔、理论调研文章、报告文学等作品被国家、省、市、县各级媒体采用。有数十篇征文稿件获得国家、省、市征文大赛奖项。
编辑:郭华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