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27日了解到,开封作为“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实施了一大批“海绵化”项目,城市韧性持续提升。
“会喝水”的“海绵路”。按照全市统筹安排,开封市先后对市铁路北沿街(解放路—侯庄桥)、开封市五福路(五一路—中山路)、开封市龙亭北路(金耀路—广济河)、开封市汴京路、开封市汉兴路等数条道路进行了“海绵化”提升改造,将“渗”的理念体现在建设中,既保证强度又具备透水功能,让雨水慢慢渗入地下管网统一排走,做到“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还能使雨水快速渗入地下而避免积水,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有助绿植生长。
循环利用,吐纳自如。开封市在“海绵路”建设中,还在道路行道树旁增加两条高中低错落有致的绿化带,将人行道设计1.5%的坡度,实现小雨直接渗入陶瓷透水石板内,中雨渗入地下,多余部分流入绿化带浇花。同时,绿化带设计下凹10厘米,慢车道设计中高两低,方便雨水通过径流直接进入绿化带。在龙亭北路段打造出“鲜花大道”,人行道种植以白蜡和香樟为主的行道树,中分带栽种了紫薇、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大叶黄杨等,形成“矩阵式排列”,侧分带从东到西依次栽种了北美海棠、树状月季、紫薇等花树,处处散发花香,成为群众打卡的“网红路”。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中,还将慢车道和人行道原有的各类井盖全部更换为统一的隐蔽式井盖。去除原慢车道路口的圆弧石,慢车道全部铺平,加装阻车桩,实现人车分离,空闲区域加设休闲石凳,方便群众健身完毕及游客临时歇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