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如果说什么季节的洛阳色彩最斑斓,那一定是人间四月天,四月的洛阳,樱红柳绿、碧水蓝天,姹紫嫣红的牡丹“盛装出席”。在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西工区西工街道聚焦以“花”为媒、会友,以“节”促旅、兴城,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1所10站,开展以“当好东道主、诚迎八方客”为主题志愿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在与社会基层治理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
一、全方位资源融合利用,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随着文旅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街道凭借西工小街洛阳特色美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每天游客量千余人次,实现文化对旅游内涵的提升和旅游对文化资源的激活、保护、传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现代生活有机融合,景区、社区、街区形成特色风貌,已成为影响未来文旅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多层次培育主体力量,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街道围绕第41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把民生服务建设同城市提质更新、高质量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同民生改善、特色服务培育结合起来,整体联动、统筹推进,培育“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清洁家园”“共建平安”等6项品牌志愿服务,在开展秩序维护、“城市清洁”等志愿服务,同时,依托下辖“两新”党组织行业优势,组织党员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人文讲解、景点介绍等服务,进一步倡导与营造“人人都是洛阳形象、处处展现古都文明”的文明道德风尚,形成支撑文旅商业和民生主业同步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循环。
三、聚强力坚持文化引领,价值守正与文化创新相结合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洛阳市西工区西工街道充分依托自身优势,联合下辖中州万达商圈党委,先后开展“唤醒春日 好物节”“乡村振兴 一站尽享”等惠民为民服务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内容的引领,坚持“助农、兴农”农副产品近距离,坚持把做强城市经济摆在首位。在文旅文创融合中突出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打造全域式消费场景,在传承和借鉴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持续加快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西工街道 赵丹)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编辑/星星/李超 审核/黄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