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委县政府关注舆情解决问题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晋陕峡谷更是重灾区。临猗县东张镇夹马口村位于晋陕峡谷黄河小北干流的崖畔上,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耕作条件艰苦。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名叫常纪康的农民,用他的坚持和执着,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多年前,常纪康毅然决定将本村村民的200多亩沟坡地转包过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平整和植树造林。他先后投入了650万元,不仅平整了土地,还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使得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海。这一举措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为治理黄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然而,常纪康的植树造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经济效益不佳,他陷入了债务危机,甚至被银行起诉到人民法院。面对这样的困境,常纪康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助。他困惑的是,自己为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为何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认可。
此时,一位名叫崔正来的记者得知了常纪康的情况。崔正来深感这位农民企业家的不易和执着,于是他撰写了一篇题为《运城市临猗县党政部门和有关领导,为何不能支持常纪康这样的植树造林和黄河小流域治理模范》的文章,并通过多个媒体平台发表。这篇文章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临猗县委县政府在得知此事后,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们没有回避问题,更没有文过饰非,而是选择了正视问题,积极改进。他们接受了媒体的监督,认真反思了自身在支持农民企业家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临猗县委县政府闻过则改、勇于担当的精神,也反映了在当今网络化传播时代,媒体监督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监督政府、反映民意的重要职责。而政府则应该积极接受媒体监督,认真倾听民意,不断改进工作,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同时,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作为人民的公仆,官员们应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应该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临猗县委县政府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他们不仅虚心接受舆论监督,还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农民企业家解决困难,展现了良好的公仆形象。这种直面批评、勇于担当的精神,对于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舆论监督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治理改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体应该继续发挥监督作用,敢于揭露问题、敢于批评不良现象。同时,政府也应该积极回应媒体关切,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禁为临猗县委县政府的做法感到欣慰和自豪。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够像临猗县一样,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担当责任,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总之,临猗县闻过则改的启示不仅在于其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更在于其对于媒体监督的积极回应和对于群众利益的切实维护。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共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都市头条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