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阳光,就是艳阳天
——访残疾人运动员邓芳
罗雁萍/文
初冬,在和煦阳光的爱抚下,我们来到上栗县金山镇横水村一户新农舍,这是村民邓洪海的家。洁净的大院,没有一样多余的物件。大门的左侧墙上,挂着一块小小的《光荣之家》匾牌。
邓师傅在江西省体育管理中心的女儿邓芳,在江西体坛获得过多项荣誉,是为家庭、为上栗、为咱们萍乡争光的杰出人才,我们是慕名而来的。
原以为他们家必定陈列着彰显荣光的物件或证件。然而,走进他的家,却是一个没有丁点与众不同的普通家庭,低调的让我感到有点意外。邓师傅夫妇和正在家中休假的邓芳,正在等候我们的到来。我的第一印象:这是一户淳朴厚道的人家。
邓芳身着红色的运动服,衬托的皮肤格外白皙。姑娘看起来文文静静,说话斯斯文文,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不由得让人心生喜欢心生爱怜。很难把她的外貌,与运动员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然而,一说到她的事业,顿时像换了个人似的,声音银铃般的清晰明亮。
邓洪海是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曾经在北京武警总队司令部服役三年。他兴趣广泛,特别爱好打篮球、打羽毛球、跑步……。56岁的他,身材魁梧挺拔。退役多年,依然还保留着年轻时候的习惯,坚持锻炼身体。
邓芳从小喜欢蹦蹦跳跳,时常跟在父亲后面,俨然是父亲的小尾巴。大手牵小手,父女两人欢快的笑声,飘荡在天空,是乡间小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还常常与父亲比赛,看谁跑得快。如果她落后了,父亲会不停地催促她:“跑快点!再跑快点!”父亲也没有想到,当时的鼓励,为女儿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
2001年的2月5号出生的小邓芳,在父母的呵护下,享受着快乐的童年。2008年的一天,7岁的小邓芳感到左眼睛有点痒,便不停地揉眼。继而,眼睛红肿,视物也有点模糊。外公就带她去医院看眼,当时诊断为白内障,并进行了手术。术后,效果不好。父母带她到湖南湘雅医院、广东中山医院、……求治,所到医院均诊断她患的是葡萄膜炎,并且,已经感染到右眼,病情愈来愈恶化。不久以后,左眼失明,右眼只有微弱的感光。
在学校,老师把她安排在第一桌。坚持了一两年,她依然是什么都看不见,完全跟不上课,没办法,只好辍学。怎么办?孩子的人生,才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一家人难以接受祸从天降,晴天霹雳的残酷的现实。
2013年,12岁的小邓芳在上栗县办理了残疾证。一本薄薄的残疾证,却是沉甸甸的,一家人心里五味杂陈。
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闲得无聊,她想出去干点活。妈妈担忧的事情太多了:孩子还太小,眼睛不方便,能胜任什么工作呢?出门在外,会不会受人欺负?……。而父亲的思维与母亲相左: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早点接触社会,未尝不可。可不能像老母鸡护雏一样,把孩子护在翅膀下。在父亲心里,女儿除了眼睛看不见,与正常人无异,父亲的想法是明智的。
在这期间,父亲常常带着她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2016年年底,县残联黄理事长邀请他们参加残联活动,看见活泼欢蹦的小邓芳,就问她:“小姑娘,你对什么活动感兴趣啊?”“我喜欢跳绳!喜欢跑步!”邓芳脱口而出。“不怕摔着吗?”“不怕!在哪里摔倒了,就在哪里站起来!”小女孩爽快的回答。爽朗的性格,让慧眼识珠的黄理事长大喜过望。好!这是一个眼盲心亮、不畏艰难困苦、有性格的小女孩。
于是,2017年2月,还是在春节期间,在县残联巫主任和彭主任的护送陪伴下,小邓芳坐上开往南昌的火车,离开家人,开启了真正的独立人生之旅。江西省体育管理中心,有了她的身影。
天真活跃的小学员,很快就引来了教练们的关注和青睐。柔道队的教练看中了她,想收她为弟子。但是,她更钟情于运动强度大的活动,喜欢跑步、喜欢跳远,选择了田径。
田径队邱教练让她试跳、试跑。几个动作下来,教练非常满意,连连赞叹:“很有希望!很有希望!不出一年,就能出成绩。”
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正是在妈妈身边撒娇的年龄。而小邓芳却在远离父母的异域他乡,进行体训。身上腿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尤其是腹肌、背肌的训练,天天都是腰酸背疼腿抽筋,真叫一个苦。
她不太明白,为什么新队员和老队员没有区别对待?教练的严厉,让她想起妈妈的慈爱,暗地里泪水湿透枕巾,每一滴泪水都是委屈和思亲。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放声大哭一场和好好地睡上一觉。
前途虽然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父母殷切的期盼,教练期冀的目光,对未来前景的寄托,鞭策她付出更多更多的,是奋力拼搏的汗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邓芳在成长中成熟。
在我们的要求之下,邓芳的母亲从楼上拿出一些女儿的获奖证件。一块又一块的奖牌,一本又一本的荣誉证书……,见证着这个女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成长过程。
回忆起第一次拿奖牌的情景,邓芳依然有抑制不住的激动。2017年6月,在江苏镇江华诺菲杯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荣获女子青年组T11级(11级)400米比赛第5名。当成绩揭晓,所有的人都意外,不!应该说是震惊!她不仅仅是意外、惊喜。更是感恩之情溢满心头,由衷地感谢教练近乎严苛的训练。那时候,她刚参加训练不到四个月。证实了教练的预言:不出一年,能出成绩。
首战告捷,对她是极大的鼓舞。紧接着,2018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女子T11级跳远第2名;女子T11级100米、200米均获第4名;2021年10月,在西安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跳远T11级第三名;女子女子T11级800米和1500米均获第三名……;2023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残疾人锦标赛女子100米T11级第一名,跳远第二名,……等等。自2018年来,在萍乡市屡次举办的残疾人田径运动各项比赛中,邓芳的成绩独占鳌头。
在江西省体育管理中心7年的时间里,她获得了16项奖项,获得了优秀运动员、体育道德风尚奖。年纪轻轻,获此殊荣,实属不易。
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宝剑锋之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严师出高徒”这些抽象的词句,邓芳的成绩,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邓芳告诉我们,进入江西省体育管理中心,就有人说她的模样像残奥冠军贾君婷仙。巧的是,婷仙不仅是萍乡老乡。还是她的同门师姐,更是她的榜样和偶像。她更期盼自己的精神像师姐。
婷仙说:“我对邓芳这个小师妹印象深刻。她总是充满乐观与开朗的气息,能够在训练中以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展现出新时代运动员的风范。邓芳心中怀揣着理想与信念,勇敢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精神状态,不仅驱动着她,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队友。”
邓芳说:虽然我今年23岁了,但是,我还要继续努力努力再努力5年,争取28岁以前进入国家队,参加奥运会。像师姐一样,为国争光。
她在训练中,膝盖受过伤,有时钻心的疼痛折磨的她,行走不便,夜不能寐。但是,她对前景充满信心。之所以她柔弱的身躯里能有那么大的潜能,是因为有理想、有梦想在支撑着她。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在交谈的过程中,她看不见我,但她那灿烂的笑容,轻松的语调、健康的心态,却深深地感染着我。很钦佩邓芳们,她们看不见太阳,却能感受的阳光的温暖;她们看不到花红草绿,却能将自己的生活过得五彩缤纷;她们眼里没有光亮,却把心中的阳光奉献给了社会。
采风结束,回看大门前这块看起来陈旧并不怎么醒目《光荣之家》的匾牌,竟然熠熠生辉。那是邓芳将父亲军人的不畏艰难、勇敢刚毅、贵在坚持的作风,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光大。我衷心的祝愿邓芳在未来的日子里,心健体健,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