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原福建部队高炮十三旅教导队的“三代”老班长们,在广东韶关迎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重逢。这是一场跨越三十五载的聚会,更是战友间深情厚谊的见证。

这些老班长们,个个都是正能量的代表,都有着感人的故事。他们的相聚,不仅仅是战友情的重温,更是对那段军旅生涯的回忆与致敬。在聚会宴上,忆激情燃烧的部队岁月,叙并肩战斗的光辉历程,聊开心有趣的军营往事,念日益浓厚的兄弟情深。虽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那份对部队的热爱与对战友的思念却从未改变。
此次韶关相聚,得益于退役老班长、广东翁源福今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赖益和及夫人的热情邀请,原部队老班长、著名军旅词曲作家歌唱家小曾(曾德洪);老班长、东部战区退休空军大校、诗人王放军;老班长、安徽黄山公益组织“蓝天救援队”负责人、一级茶艺师宁有发;还有老班长的老班长、“老兵故事”发起人、军歌《我的老班长》中老班长原型、江西奉新老兵李百贤;老班长、原乳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邓桂熊应邀陪同。这次相聚也是“三代老班长”之间的首次同时相聚。由于工作等原因,他们之前虽然偶尔有过单独见面,但像这样齐聚一堂还是第一次。这其中的不易,更显得这次相聚的珍贵。副军级的曾德洪和正师级的王放军退休后才有时间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个个都有着传奇故事,都是优秀军人的版本,也是退役老兵的典范。

翁源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县委组织部长,政府办和消防大队负责人;乳源县副县长、文旅局长、农业农村局长、机关事务局长等闻讯赶来与他们交谈。翁源县和乳源县战友四十余人,朋友十几人,分别从两县和深圳、广州、东莞等地赶来与老班长们相聚。
赖益和,广东翁源县人。部队退役回来,在中山市公安局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毅然辞职,回到老家翁源县坝子镇上爱村古溪赖屋,承包荒山种果树(三华李)、养鸡养鸭,带领相亲们脱贫致富。建设样板果园五十多亩,带动村民建设果园面积超千亩。奠定了一定经济基础后,又开始存包采石场、涉足房地产业,解决乡亲们的就业问题,也带动大家走向富裕实现小康生活。对家乡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为脱贫攻坚、为实现小康、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邓桂雄,广东乳源县人(少数民族县),退役后在本县公安局工作,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和独特的能力与水平,很快晋升派出所长,先后担任两地派出所长,都是将治安最落后的乡镇治理成风清气正。后因工作需要,先后担任镇长、镇党委书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兼局长等职务,被县委政府领导誉为“领导干部中的特种兵”。
老班长宁有发,安徽黄山人,老班长宁有发,两次入伍,第一次担任教导班长,二次入伍被福建武警特战大队特招担任班长。退役后安排在公安派出所工作,辞职原因也是为了带动乡亲脱贫致富,为了发展家乡(黄山市郊)旅游业。开始做导游、做旅游业,做给大家看,带领大家干,等乡亲们都“上手”后,他毅然离开去福建等地做酒店管理,原因是不和乡亲们“抢饭碗”。通过学习实践成为了一级茶艺师,在外地打拼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家乡做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再次带领乡亲干。为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继续当好“排头兵”。他为人处事非常低调,一直担任当地“蓝天救援队”负责人,先后单独营救过七人,无人知晓。
老班长王放军,浙江临海人,在军校期间就担任连长、副教导员等职务,先后在陆军、海军、空军部队工作,处处都呈现工作特色亮点,曾经荣立一等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诗人,空军大校退休。
老班长曾德洪,江西遂川县人,也是二次入伍。“军营民谣”创始人,著名词曲作家、歌唱家,走高原、走边疆、走海岛、走各兵种部队,慰问演出近四千场,出版专辑十三张,立功受奖超五十次,《解放军报》等媒体曾专版报道,全军官兵均为他点赞,五千七百万老兵和全国拥军人士都为他喝彩。西部战区副军级退休,退休后继续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做爱国拥军事业。小曾多次来奉新与战友李百贤等相见,支持奉新县征兵宣传、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公益事业、文化旅游事业、农产品宣传、招商引资工作等,先后三次到奉新慰问演出,让奉新县人民倍感亲切。
老班长的老班长李百贤,江西奉新县人,“老兵故事”发起人,军歌《我的老班长》中老班长原型,在部队、在地方都彰显老班长本色,从一个放牛娃到奉新县的正科级干部,先后在五个部门十几个岗位工作,坚持开拓创新,有关工作获多个第一,被省市主管部门领导和同事们亲切称为“老班长”。率先发起做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率先组织“迎接老兵光荣返乡”、“为现役军人送喜报”等活动。
此外,江西龍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龙淑萍、副总经理张浏黎、销售经理胡月等也主动要求参加这次相聚活动,并为活动提供了交通等支持。他们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与这些老班长们相聚,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性参加老班长们组织的爱国拥军公益活动。

这次相聚,不仅让老班长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家乡和战友们的关怀与温暖。他们纷纷表示,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但那份对部队的热爱与对战友的思念却从未减退。他们将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和爱国拥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班长”这个称呼,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代名词,更是一个最具正能量的光荣称号。它代表着军人的荣誉与使命,代表着战友间的深情与厚谊。这些“三代”老班长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本色和战友情深。他们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寻那份属于自己的军旅梦想和人生价值。

岁月悠悠,战友情深。三十五载后再聚首,“三代”老班长们用他们的笑容和泪水,共同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战友情深之歌。“三代老班长”如今都年过五十,但他们的革命热情永远年轻,“若有战,召必回”,是他们刻骨铭心的誓言!
(文/
龙淑萍)
消息来源:恰噶奉新
责任编校:一鸣
责任编辑:郑婉儿
审稿核发:江语
报料信箱:dsttbdz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