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记者从市口岸办等口岸相关单位获悉深圳湾口岸公共交通接驳区交通改善工程正在进行第三阶段的施工;目前项目总进度已完成60%,预计今年6月30日,全部施工完成。
当天,记者来到深圳湾口岸,看到金湾东三路、金湾东四路、原出租车及网约车上客区已实施全封闭作业,已建成的新社会车辆及网约车场站目前已经投用,出入境旅客来往有序,车辆进出顺畅,现场秩序井然。

▲旅客正在等候预约车辆的到达。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南山区建筑工务署发布《关于开展深圳湾口岸公共交通接驳区交通改善工程项目建设的公告》,分5阶段施工:
进一步计划增设约1350米全覆盖式风雨连廊,衔接人行天桥、落客区、上客区、深圳湾口岸旅检大楼及深圳地铁13号线深圳湾口岸站地铁口。
更新改造旅巴接驳场站、公交接驳场站、社会车辆场站(含出租车落客区)、出租车上客区。
更新改造金湾西一路、金湾东二路、金湾东三路、金湾东四路和消防二路。

▲深圳湾口岸公共交通接驳区交通改善工程效果图。
“为最大限度降低对交通路网压力,新建成的社会车辆和网约车场站同步启用,并提前沿途均设置了交通指示牌。”南山区建筑工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驾车进入深圳湾口岸的,需要绕行至东滨路由西往东方向,右转进入;车辆仍从东滨隧道或沙河西路驶离深圳湾口岸,驶离路线不改变。高德、百度等手机APP已完成了进出深圳湾口岸导航路线的更新。
据介绍,为进一步方便旅客,车辆上下客区设置了8条可同时上下客的车道,将的士车、网约车、社会车辆分车道行驶,方便旅客下车后快速到达口岸旅检大楼。同时,将南向最靠近口岸旅检大楼的3条车道划分为的士车专用车道,方便乘坐的士的旅客最快抵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社会车辆、网约车上下客区闸口已接入网约车智能识别系统,将自动识别车辆车牌号,对已接单网约车进行放行,避免网约车长时间停留,造成拥堵。
此外,据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疏解旅游巴士的交通拥堵压力,市口岸办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南山区建筑工务署等单位,在深圳湾口岸D停车场划分出部分区域供旅游巴士临时停靠,旅行团也在此区域上下客。

▲深圳湾口岸客流畅顺、秩序井然。
此次改善工程全部完成后,公共交通场站面积将增加约1.1倍,进一步提高口岸周边交通承载力,改造完成后,将形成大车西出、小车东出的大小车分流出租车以及社会车辆的上落客区距离联检大楼更近,通行时间相比现在,可节约3至5分钟;

同时,1350米的全覆盖式风雨连廊将方便旅客由风雨连廊,直接到达联检大楼进一步增加市民候车广场以及休憩空间让旅客出行更便捷
此外,记者从深圳湾口岸了解到,4月18日至4月21日适逢香港公众假期及周末假期,粤港两地跨境出行需求将明显增加深圳湾口岸单日出入境人数或将突破19万人次。(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