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年(1727年),秦仁义之24世孙秦倖壹携子从原籍湖南省绥宁县寨市乡朝太村起程,取旱路途经贵阳、遵义,跋山涉水,餐风露宿,行经三千余里抵达川东道定远县(今四川省武胜县)九石坎大石坝居住。
后又迁川北道顺庆府(今南充市)邻邑(今邻水县)西门外丰乐里伏二甲杨家塘,他们用两匹麻布置换了沈氏一方福地,更名为秦家塘。
从此,我支秦氏便在那里开创基业,繁衍生息。
后秦家塘秦氏族人不断兴旺发达,便逐渐分居于县内合流、椿木、坛同、鼎屏等乡镇,现北京、深圳、重庆、成都、昆明等多个城市都散居有秦家塘秦氏族人。


入川始祖秦倖壹及祖妣杨氏故后葬于秦家塘长五间老屋后。道光年间(具体时间不祥),秦家塘秦氏众房人为倖壹祖刊碑修墓,房房署名(因距今年代久远,碑文已风化,无法考证确切时间)。
2015年清明,后嗣募资三万余元重修坟茔,并于墓前立墓志一块。墓园前山为青石修砌,内嵌黑色花岗石墓碑。左为倖壹祖,右为祖妣杨氏;前为拜台,混凝土地面,拜台前为简易公路,低于拜台约2米,条石堡坎;两侧为青石步梯及青石栏杆;堡坎内嵌黑色花岗石墓志铭。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今年,倖壹祖携子入川刚好290周年。
今日,四川省邻水县四海乡秦家塘秦氏近700族人在秦家塘成功举行了先祖入川290周年纪念大会暨祭祖活动。其组织之严密、规模之宏大、场面之热烈,堪称秦家塘秦氏入川以来之最。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早在几天前,会务组人员就几上秦家塘,拉横幅、挂彩旗、布置会场……为了会议及活动的圆满成功,他们虽累却乐在其中。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今晨,些许小雨之后,天气转阴晴。一大早,远远近近、东南西北,各路人员就先后来到秦家塘,聚会于秦家塘大湾院坝。


我们的老辈子、组委会主任秦武部宣布:邻水县四海乡秦家塘秦氏入川290周年纪念暨清明祭祖大会现在开始!组委会副主任秦烈辉主持会议并致辞。


土生土长的秦家塘人、磺厂村党支部书记秦继刚向来宾致欢迎辞。
秦继川代表秦家塘秦氏族谱编审会和秦家塘秦氏宗亲联谊会,强调了秦家塘秦氏先祖入川290周年纪念大会暨祭祖活动的重大意义,并对近几年来的族谱续编工作及宗族事务工作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细致的总结报告,还提出了一个明确可行的远景规划。


秦子晗代表秦家塘秦氏出嫁女,对娘家族人深表感恩之心。
……

在手持彩旗的会务人员的引导下,亲们抬着装有白酒刀头、香蜡纸烛等祭品的抬盒,吹吹打打、秩序井然地朝倖壹祖坟园走去。


从秦家塘大湾院坝前到倖壹祖坟园前的道路有多长,道上所摆列的三列鞭炮就各有多长。你想想,那爆炸声会不会“震耳欲聋”哟?


秦武部大声地诵读着祭文,祭祖活动开始了!


作挹吧!磕头吧!此时此刻,唯此方法才能表达我们的哀思、怀念和感恩!

几乎整个秦家塘秦氏族人聚在一起吃坝坝宴,摆龙门阵,拉家常,诉亲情,这对于70岁左右的人来说,也是第一次见。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凝聚亲情,传承孝悌家风,创建文明社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