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十周年成果展彰显多维创新力量
(会场一角) (梁卫国 肖金报道)
6月26日,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迎来建院十周年里程碑。在这场以“十年医改创新路”为主题的成果报告会上,医院不仅系统展示了在医疗改革浪潮中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更以独特的文化实践引发行业关注——当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口腔诊疗深度融合,当公益服务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穗华口腔正以“文化润齿”的创新模式,为中国民营医疗发展注入新内涵。
勇立潮头:多点执业激活医疗资源“一池春水”
自2009年医改政策为“多点执业”破冰,到2022年《医疗法》为医师流动提供法律保障,穗华口腔始终敏锐捕捉政策机遇,率先搭建起全国性的医师多点执业平台。“十年间,我们见证了优质医疗资源从‘单点集聚’到‘多点开花’的转变。”穗华口腔总院长赖仁发教授在会上指出,通过打破传统执业壁垒,医院已汇聚255名专业口腔医师,其中包括20余位海外留学归国的硕博专家。这些顶尖人才的流动,不仅让偏远地区患者得以享受一线城市的诊疗水平,更通过临床经验共享与技术协同,累计创造数千例疑难病例成功救治案例,切实破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痛点。
创新驱动:十年十项成果树起行业标杆
在医疗技术与服务层面,穗华口腔以十项硬核成果勾勒出创新发展图谱:从建立“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300万人次诊疗、99.75%满意度的行业奇迹;到引入数字化咬合重建、ACC无痛种牙等专利技术,打造智慧诊疗闭环;再到连续6年荣登复旦专科声誉榜,斩获“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多项殊荣……每一项数据背后,都是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极致践行。
文化赋能:让传统智慧滋养现代医疗
在众多成果中,穗华口腔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实践尤为亮眼。医院以“文化润齿”为核心理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传统养生智慧融入口腔健康管理,同时通过三大文化工程,构建起独特的医疗文化生态。
其一,百余场公益沙龙搭建文化共享平台。医院邀请非遗传承人、国学大师、道德模范等各界人士,围绕《黄帝内经》中的口腔保健智慧、茶道与牙齿养护、家风文化与健康生活等主题展开跨界对话。活动不仅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更催生出“中医护牙指南”“家庭口腔健康公约”等文化成果,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其二,“微笑广州”公益行动注入文化温度。在连续十年覆盖35万市民的义诊活动中,医院创新推出“文化+医疗”双服务模式:专家团队不仅提供免费口腔检查,更通过现场演示传统牙保健操、讲解的护牙方剂,将健康科普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这种“治病”与“以文化企、化人”并重的模式,使公益活动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流动课堂。
其三,院内文化空间营造沉浸式体验。医院将“大医精诚”元素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融入诊疗环境,设置“党建文化长廊”“牙齿博物馆”等特色区域,通过图文、多媒体等形展现千年口腔医学发展史。患者在候诊时观看健康音频,在就诊后获赠定制的“护牙手册”,真正实现“就医即文化体验”。
破局者的启示:民营医疗的改革担当
“民营医疗不是医改的旁观者,而是破局的关键力量。”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会上评价道。穗华口腔十年实践证明,医疗改革不仅是技术与制度的革新,更是文化与服务的重塑。通过将传统文化基因注入现代医疗体系,医院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更开辟了民营医疗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新路径。
站在新的起点,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将继续深耕医改创新,以“文化+医疗”的双轮驱动模式,为全民口腔健康事业提供更具温度与深度的解决方案,书写中国医疗改革的新篇章。
正是:
十载耕耘岁月长,
九家分院耀南粵。
名医荟萃施仁术,
监者群贤护众康。
笑靥频开传美誉,
仁心永驻创辉煌。
湾区共筑健康梦,
再展宏图谱锦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