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将至,夏意正浓。邹鲁圣地,儒风习习。在这酝酿着敬意与憧憬的时节,“传统文化会客厅”与“邹城儒商商会”以“华诞茶叙·儒风颂党”为名,邀约四方嘉宾,于品茗书卷间,共赴一场关于文化根脉与时代初心的雅集。
“当茶香遇见书卷,当时光遇见初心……”主持人的妙语,仿佛投入时光湖面的石子。“以茶为媒,共品文化之甘醇”,便轻轻揭开了雅集的序章。这茶香,是陆羽笔下的千年流芳;这书卷,是孔孟传承的浩荡文脉。而当“传统文化会客厅”的初心与孔子学堂“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宗旨,在质朴的话语里缓缓铺陈时,那份对“文质合一、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执着追求,便如清泉,无声地浸润了人们的心田。
诗篇《不朽》的先声,是金石之响,为这场雅集定下了庄重的基调。它穿越历史的烽烟,致敬那些熔铸民族脊梁的不朽灵魂,也为即将展开的茶儒对话,注入了肃穆的底色。
一泓初茗,溯源修身
第一盏赛珍珠茶汤澄净,在杯盏中漾开涟漪。它引出的《茶里春秋·一盏千年》,分明是沿着那碧绿的脉络,逆流而上,去叩问茶的精魂——那蕴于叶片间的“精行俭德”,不正与儒家君子克己复礼、安贫乐道的修身之道琴瑟和鸣?“和敬清寂”的茶道之境,亦如孔子所倡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在纷繁中求一份中正平和。茶香袅袅中,分享一盅茶的清韵之妙,如同在古老的智慧里,发现贴近生活的妙法。
随后,清朗的诵读声起,《论语》如珠玉,滚落在这静谧的空间。“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追终慎远”……字字句句,如暮鼓晨钟,敲打着自省的门扉。这些千年前的哲思,并非高悬于空的冰冷教条,而是映照心灵、修正言行的明镜。
随后《传统文化会客厅掠影》专题片,映现屏幕。那些伏案习字的专注,捧读书卷的宁静,投身公益的温暖笑容,无不是对“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生动诠释,亦是儒学精微在日常脉络中的真实写照。
再续甘醇,礼敬家国
杯盏续茗,茶香愈醇。这一次聚焦于“礼”。《敬茶手势的文化密码》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动作背后的精神世界。“三龙护鼎”,非为炫技,是双手捧出的谦抑;“凤凰三点头”,轻盈俯仰间,传递着至诚的尊重。这指尖流淌的礼仪,正是儒家“不学礼,无以立”的具象体现。一敬一受间,滋养的是长幼之伦、师徒之道、宾主之谊,亦是对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一宏愿的无声敬礼。
诗行《浩然之气》应声而起,那是孟子故里对亚圣的深情回响。“浩然之气”磅礴于天地之间,那种至大至刚、充盈天地的精神,从遥远的战国奔涌而来,沉淀为民族气节的根基。此刻,它被重新唤出,与奋斗的号角、复兴的期许同频共振。一缕古筝的清音,恰合时宜地流淌出来,正是《高山流水》。清越悠扬,不疾不徐,仿佛仁人志士的心灵之语,诉说着“志同道合”的珍贵,在这茶香儒韵里,寻觅到百世知音的共鸣。
雅趣新声,青春脉动
雅集之趣,在于心与物的交融。“蒙眼辨茶”,丝绢蒙目,澄心静虑。 舌尖之上,毫厘之间:绿茶如初春破雪,清冽透骨; 红茶似暖阳温玉,醇厚裹喉; 乌龙香若深谷幽兰,馥郁绕魂。 辨的不是茶,是尘埃落定后,舌尖的苏醒。闭目方知真味——这才是真正的行家。
猜中者的欣喜,不在于小小的礼物,而在于这份专注于当下的清明心性,与茶之本性暗合。这何尝不是对儒家“格物致知”之理的一种鲜活演绎?格此茶之“物”,致此心之“知”。
紧接着,《少年中国说》的呼声如惊涛拍岸!“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穿越百年依然滚烫的宣言,在七一前夕听来,更添别样分量。它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铿锵,它是血脉的搏动,是时代的召唤。梁启超笔下对少年中国的澎湃想象,已然在党的旗帜下,化作代代青年矢志不移的奋斗足迹。《诗意中国》紧随其后,则是为这片沃土谱写的深情颂歌。它描绘山河的壮美,礼赞文化的绚烂,歌唱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图景。这诗意,是文明传承的诗意,是奋斗成果的诗意,更是盛世气象的诗意。两首诗篇交织,历史与当下、青春与祖国,在此刻完美交响,奏起时代的凯歌。
清风入怀,步履不停
茶香缭绕,余音袅袅。主持人温润的话语:“茶香书韵长,初心日月明。”一盏清茶,从唇齿浸润至心田;一卷诗书,将智慧镌刻于心灵。“华诞茶叙·儒风颂党”,不独为文脉的绵延,更是对初心的一次虔敬回溯。茶韵氤氲里,书香墨痕间,触摸到儒家的智慧之光,更清晰地感受到,正是那如日月般不朽的初心使命,在百年的长河中引领航向,汇聚起亿万人民复兴中华的磅礴伟力。
愿这一盏清心之茶所蕴的馨香,化作萦绕心间的“清风”。这清风,源自孔孟智慧的澄澈,源自红色基因的纯粹。它吹拂心田,激励步履。让我们怀揣这份润泽与澄明,笃定那份自信与传承,步履不停,携手同心。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唯初心如磐,方能于复兴之路上,踏出更加坚实而明朗的足音。
●曹春梅,笔名嘉卉,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宁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中国审计报》《甘肃工人报》《江苏广播电视报》《山东工人报》《青年文学家》《江汉大学报》《京九晚报》《淮南日报》《劳动时报》《珠海特区报》《济宁晚报》《德州晚报》《自学考试报》《当代散文》、美国《海华都市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