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融媒讯(李万全范淑娟)“感谢王书记,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满眼泪花的陈丙银接过东关社区的爱心捐款,难掩心中的感激双膝跪了下去。
“使不得啊,不兴啊,赶紧起来,老哥哥你有难,大家伸手帮一把应该的啊,不管多少是咱社区党员们的爱心,有啥困难尽管说啊。”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强双手赶紧拉起陈丙银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一跪,是陈丙银对党的深深感激,更是对社区党组织关怀的真情流露。七一前夕,这一幕温暖的爱心接力帮助场景,小小的捐款,不仅缓解了陈丙银家庭的燃眉之急,更拉近了党群之间的距离,彰显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每一位居民都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员就是贴心人”。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强大力量,也勾勒出一幅饱含民生温度的幸福画卷。
76岁的老党员、退役军人陈丙银和爱人是勤劳的环卫工。多年来,他们夫妻俩默默为城市的干净整洁辛勤付出,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我们的家园。随着年龄的增高,繁重的环卫工作已不堪重任,夫妻俩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然而,命运却给他出了一道难题,陈丙银的老伴身患重大疾病,长期卧病在床,沉重的医疗负担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东关社区在开展网格化管理敲门行动得这一知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开展爱心捐款活动,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像这样为民办实事的事儿在东关社区还有很多很多。近年来,东关社区深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不仅要在帮扶困难群体上发力,更要在提升整体治理效能上做文章。为此,东关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新模式,引进“红色物业”便是其中关键一步。以党建为纽带,将社区党组织、无职党员、物业企业和居民紧密联结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服务优势。“红色物业”入驻后,从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改善小区环境、维修公共设施、调解邻里纠纷、举办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走进曾经脏乱差的小区变得整洁有序,居民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节节攀升。“红色物业”不仅是管理小区的主体,更成为了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在金玉学府小区“红色物业”正在精心组织为小区居民发放小红旗,共同为祖国庆生活动。一面面鲜艳的小红旗,一幅幅脸贴红旗的笑脸,具象了幸福感。活动现场,老党员郭巧讲述着党的光辉历史,年轻党员李磊分享着自己的入党初心,孩子们聆听着红色故事,爱国主义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这一场场活动,不仅增强了居民的爱国情怀,更凝聚了社区的向心力,让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截至目前,东关社区内“三无小区”均实现了物业管理服务,以“红色物业”管理服务融入网格化治理体系。“居民足不出网格,通过微信群平台或网格管理员,即可实现物业报修、诉求反馈;遇到邻里纠纷、生活难题,网格党员、物业工作人员与社区调解员在邻里解忧站联动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治理无死角。”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强表示。 据了解,自开展党建引基层高效能治理以来,父城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不断探索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从帮扶困难群众到创新治理模式,从改善社区环境到凝聚群众力量,从“红色物业”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敲门行动到摸清家底,一本网格台账兜底社区居民幸福。父城街道以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活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让党建引领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居民,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