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瞭望》 刘丽芳 高建强武汉报道
长江的浩荡与湄南河的婉转奏响和弦。今年是RCEP生效实施的重要一年,泰国作为东盟智慧枢纽的战略价值日益彰显——拥有亚洲地区最多的孔子学院,年均培养中文人才逾两万名,泰国超百所院校构成的学术网络,成为衔接中南半岛与全球知识体系的重要节点。中国武汉正以83所高校的创新矩阵,架设起中部地区面向东盟的教育虹桥。
曼谷的地缘禀赋赋予其独特使命,曼谷高校构建起“双重复合体”,向西承接欧美教育范式,向东辐射中南半岛教育市场,这种枢纽功能在澜湄合作机制中尤为凸显。既是西方教育范式东传的枢纽,又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前沿。千湖学术丝路项目组、武汉工程大学马院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刘丽芳副教授推动的“世界高等教育财政知名专家来汉讲学”活动,成为加强武汉与泰国科研合作的生动实践。
2025年6月22日,泰国国立法政大学Kiatanantha Lounkaew博士与宋卡王子大学Eva Ayaragarnchanakul博士受邀来访,他们以“从AI到环境变化:应对新质时代的能力转型”讲座为窗口,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联系和AI赋能中泰三所高校教育合作。Kiatanantha Lounkaew博士结合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估领域具有深厚学术积淀,指出AI不仅重塑了全球经济结构,发展新型职业同时也对传统职业造成威胁。Eva Ayaragarnchanakul博士结合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和美国求学研究经历,探讨了学术研究和合作促进世界大学的合作和交流,增进各国理解和友谊。
图:刘丽芳教授向泰国学者赠送全国百强书画家夏才俊的书画作品
为深化双方学术交流,刘丽芳副教授团队赴华中科技大学与Kiatanantha Lounkaew博士和Eva Ayaragarnchanakul博士探讨后续合作契机,并就共同申请基金协议进行深度交流。双方围绕“武汉与曼谷城市发展”“中泰科技研究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Kiatanantha Lounkaew博士表示,武汉之行留下深刻印象,城市规划和市民素质展现出国际形象。泰国在文化旅游、国际交流中具有显著优势。当刘丽芳老师将墨香淋漓的“学海浩瀚绘锦绣”书法赠予学者时,遒劲的笔锋凝结着两国教育者共育未来的坚定信念。
古朴苍劲的书法作品,既凝萃书法功力,又寄寓合作共荣之思。一幅墨宝,串联起艺术切磋与文化互鉴的温暖瞬间。这次泰国学者到访,深入武汉高校,走进武汉城市生活。中泰友好交流走过了半个世纪,这份情谊落到今天,就是双方学者肩并肩看一份数据、讨论一个方案的样子。通过面对面的具体互动,转化为更扎实的合作,访问加深理解,也扎下了更多合作的根。双方学者共同推进的高等教育财政和AI赋能教育转型和能力发展项目,都在切实地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为下一个五十年更紧密的协作又添了一棵参天大树。
图:刘丽芳教授(右一)与泰国教授于湖北省博物馆前合影 刘丽芳提供
来源:楚商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