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商业航天和生物医药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四川天府新区签约总投资80亿元的"天俯之眼"项目,将建设超低轨道时空智能星座,填补国内"AI+卫星数据"应用空白;高新区凯米生物研发的通用型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有望年内进入临床,或成全国首款。

“天俯之眼”项目由洞察时空科技实施,计划部署搭载高分可见光、SAR及AI模块的卫星星座,提供金融、农业、应急等领域的遥感数据解决方案。成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已超200亿元,聚集企业170余家,天府新区近三年吸引20余家相关企业入驻。
凯米生物落地天府国际生物城,其慢性乙肝疫苗已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临床;前列腺癌疫苗SN3001瞄准转移性去势抵抗性患者,预计年内提交FDA申请。该项目获生物城资本1.7亿元Pre-A轮融资支持,凸显园区对创新疗法的前瞻布局。
成都正以“航天+医疗”双轮驱动,加速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本网成都7月26日电 童铃)

评论|以创新为翼 成都迈向“航天+医疗”产业新高地
近日,成都接连落地两大高科技项目——“天俯之眼”超低轨道智能星座和凯米生物治疗性疫苗研发中心。一个瞄准浩瀚星空,一个深耕生命科学,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却共同勾勒出成都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蓝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商业航天和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这不仅是成都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更是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样本。
创新驱动,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商业航天和生物医药,都是典型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天俯之眼”项目将AI技术与卫星数据深度融合,打造超低轨道智能星座,不仅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更将推动遥感数据在金融、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凯米生物聚焦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其前列腺癌疫苗有望成为全国首款进入临床的同类产品,展现了成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实力。这两个项目的共同点在于,都瞄准了全球科技前沿,通过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开辟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生态赋能,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成都能够吸引这些重大项目落地,离不开其良好的产业生态。在商业航天领域,成都已集聚170余家企业,形成从卫星研制到数据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在生物医药领域,天府国际生物城构建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凯米生物的成功融资正是资本与产业协同的典型案例。这种“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生态,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茁壮成长的沃土。
未来已来,培育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新兴产业成为各国抢占的战略制高点。成都立足自身优势,在商业航天和生物医药等赛道重点布局,正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务实之举。超低轨道星座将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治疗性疫苗有望攻克重大疾病,这些创新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将产生显著的社会价值。
展望未来,成都需继续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更多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同时,要加强区域协同,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集群优势。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成都力量”。(苏东华 黄河)
本文实习编辑:杨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