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榜:诚邀共创大型知青题材舞台剧《我们活过》
全国各艺术界同仁、知青朋友及关心知青历史文化的朋友们:
西部知青联席会议文学艺术研究院(西知联文研院)自主策划创作的大型舞台剧《我们活过》剧本初稿业已完成。该剧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特定年代知识青年的集体记忆与生命历程。为将这部承载厚重历史与人文关怀的作品搬上舞台,现面向全国公开招募创作与演出合作伙伴,共襄盛举!
一、 项目概述
当前,全国知青群体庞大,各类艺术团体众多,但聚焦知青历史、展现知青精神、并具有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的大型原创舞台剧目仍属稀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青群体社会形象的立体呈现,也制约了通过艺术形式对知青历史进行深入反思、研究与文化传承的力度。《我们活过》正是以填补此空白、实现艺术突破为使命,旨在打造一部兼具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能够引发广泛共鸣的舞台力作。
本剧最大受众群体,即为全国亿万知青及其后人,他们正翘首以盼;由于体裁稀缺主题独特现实感强,相信广泛文学艺术界、众多歌曲戏曲诗歌爱好者、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广大大、中学生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 核心内容与特色
主题:
聚焦西北及北方地区知青插队岁月,真实再现知青与农民同甘共苦、共同劳动生活的场景,深刻刻画知青群体内部的交往、真挚友谊、思想探索以及时代洪流下的命运变迁。 本剧秉持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不回避历史复杂性,大胆触及特定年代的真实境况,如:下乡动员中的信息偏差、农村文化生活的匮乏状态、特殊时期“禁歌”的传唱现象、知青生活中的困顿与无奈等,力求呈现一段立体、真实、有温度的历史画卷。
四、 诚邀合作范围
我们热忱欢迎以下领域的机构与个人加入共创团队:
1、文学创作伙伴:
文学作者爱好者,可参与剧本修改、润色与深度研讨。
共同探讨剧本结构、人物塑造、台词及唱词的艺术升华。
2、音乐创作伙伴:
谱曲:为50余首原创唱段(及老歌新编)谱曲,塑造鲜明音乐形象。
音乐设计/编曲:负责全剧音乐风格定位、配器、编曲及音乐制作。
(若为戏曲方向)戏曲音乐创作:进行符合剧种特色的唱腔、曲牌设计。
3、演出制作伙伴:
具备制作、排演大型舞台剧能力的专业院团、制作机构,或实力非专业团队。
负责将剧本和音乐最终搬上舞台,完成导演、表演、舞美、灯光、服装、化妆等全流程制作。
4、鼓励多元呈现:
欢迎多家院团和实力非专业参与,共同创作出不同艺术风格(歌剧/戏曲/诗剧)或不同地域特色的演出版本,丰富剧目生态。
五、 合作基础
本剧文学剧本无偿提供给合作方进行艺术创作与演出。
合作过程中涉及的音乐创作版权、演出制作成本、收益分配等具体事宜,将根据合作模式(委托创作、联合出品等)另行友好协商,签订正式协议,确保各方权益明晰。
六、 合作愿景
我们期待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透明、民主、愉快的合作创作环境。所有合作伙伴的智慧与才华都将得到充分尊重,共同为打造这部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知青题材舞台剧而努力。
七、 联系方式
项目统筹:
陈会长 电话:13379059080
艺术咨询:
焦团长 电话:19232907737
主办机构:
西部知青联席会议文学艺术研究院 (西知联文研院)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凤城三路巍然大厦三号楼九层。
诚邀天下英才,共谱青春壮歌!期待您的加入,让《我们活过》在舞台上绽放光芒!
西安知青联席会议文学艺术研究院(西知联文研院)
2025年7月 25日
附:《我们活过》(歌剧)部分唱段:
a.
小小年纪知道疼家,
年纪小小知道帮人。
人心本善教养生成,
心智明晦左右可分。
四海翻腾红浪滔天,
五洲震荡下乡如云。
独立一代自寻生存,
奋斗二字刻上终身。
b.
一个称呼到老还用,
虽化简称也是情重。
(白)知、青,哈哈,
既少知识更不年青,
集体记忆铭记一生。
关键还看怎么评说,
有悔无悔至今论争。
c.
X X 姐好命苦工厂受工伤,
又下岗又闯荡电大拼课堂,
家毁亡人飘散晚年好凄凉,
也劝过也帮过她不让乱讲。
d.
知青到农村有功也纠纷,
放羊滿山坡得势就犯浑。
不该祸害乡亲们,
莫当笑话讲到今!
知青农民一家人,
高升低走别忘本。
饥寒生盗苦难恨,
全民合力挖穷根!
e.
时光流水匆匆过,
人生不过百年多,
知青一代多窘迫,
未知后人又若何?
半是奋斗半蹉跎,
半是佛陀半是魔,
半是决绝半不舍,
半是敞亮半隐没。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