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千达万
路边
宜兴人说到“许多”时,不说成千上万,不说千千万万,而是说“富千达万”,非常形象,非常生动。听老辈人说,这个“富千达万”的来历,还与阳羡贡茶有关呢。
中唐时,河北赞皇出了个能人叫李栖筠。古书上说他少孤好读,天宝七年中进士,深受后来为宰相的李岘看重。安史之乱时他选率七千精兵护驾有功,被唐肃宗升为殿中侍御史,李岘罢相后李栖筠遭奸相元载嫉妒,放任远离京都的常州刺史,几年后又调苏州刺史。
常州府下的宜兴县南部山区,有一股以张度为首的山贼土匪,长期危害百姓,官府多年征讨未果,李栖筠亲自领兵出征,终于一扫而平,还宜兴一个“里无吠狗”的清平世界,并兴礼劝学教化民风。
宜兴的世界清平了,宜兴的百姓安居乐业了,宜南山区的庙宇也跟着香火兴旺起来。这些庙宇里有位老和尚认为应该去感谢一下李栖筠这位好官,便选了些好茶去礼送。李栖筠便在宜兴邀请名流好友共同评品,其中包括随名士而来的青年学者陆羽。其时陆羽已经开始关注茶叶,品尝后认为宜兴茶芳香甘醇超过其他地方的,可以推荐给皇上。李栖筠与陆羽问老和尚说像这样的茶叶宜兴多不多呢?面对这么多文人名士高官,老和尚想了个颇有文化味的词说,宜兴南部参天大山没有,但小山头富千达万。李栖筠剿匪时深入过山区,确实如此,便点点头。老和尚又说每个小山头上这种茶树也是富千达万,文武双全的李栖筠听后环视大家,竟然脱口而出说:“富千达万山,富千达万茶,富千达万春茗如璞婳,富千达万甘芳上官家。”众人纷纷称道,竞相吟咏。
这次品茶会后产生了三个结果,一是陆羽立即深入宜兴南面山区,长住三年对宜兴茶专题进行实地考察,其前他已考察过巴山、峡川、南京、丹阳、湖州等地茶叶,一年后他又去了上饶等地考察,最后终于写成了中国第一部茶文化的旷世奇书《茶经》,他也被后人尊为茶圣。二是李栖筠动用中央财政款项在唐贡山南画溪河边修建了评品新茶的五云亭茶舍,并凭借自己的影响终于把宜兴茶送进了朝堂,第一次建立了历史上的制度性贡茶。虽然茶农“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贴催(唐人李郢诗句)”。朝饥暮匐,艰辛异常,但也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光就业人口数千上万,茶叶收入还竟占了宜兴财政收入的一半强。同时宜兴茶声誉也遭遇了空前提高,以致茶坛亚圣卢仝写出了“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千古绝唱。三是随着茶叶的生产制作和茶舍茶局的设置,平易近人的李栖筠经常出没于茶区,广泛结交包括樵夫茶农在内的各类人士。
感谢和爱戴这位好官的人们便经常诉说他品茶的故事,传咏他“富千达万”的诗,久而久之,“富千达万”便成了宜兴独特的地方方言。那位原创者和尚呢,可惜既没有传下法名,也没有留下庙号。
-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