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王府醋坊到北派醋业标杆的六百年传奇
——解码“刘老醯儿”非遗技艺的传承密码与创新之路

“醋香引客至,古法润民生。”大同古城的街巷深处,一缕醇厚醋香已在时光里萦绕六个世纪。从明代代王府的酿醋作坊到如今的中华老字号,山西刘老醯儿醋业有限公司(简称“刘老醯儿”)以一滴醋为载体,串联起历史的厚重、技艺的精妙与文化的鲜活脉动,在守正创新中续写着“北派老陈醋”的不朽传奇。
百年老号:从醋坊到标杆的光阴足迹
刘老醯儿的故事始于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这一年,代王府制醋名师刘永庆因技艺精湛,常以“醯人”(古代对醋匠的称谓)自居,被时人亲切唤作“刘老醯儿”。离开王府后,他于大同府开坊酿醋,将代王府的酿醋秘方带入民间,开启了这段跨越六个世纪的传承之旅。

岁月流转,醋坊在沉浮中淬炼。1649年因战乱暂歇,1892年刘永庆后人刘会才于大同府朱衣阁巷重开醋坊,确立“前店后场”的经营范式;1915年,第二代传承人刘兴汉在酿造业云集的“缸角”街扩规模、开分号,首创“分别制曲、混合酿造法”;1956年,以刘老醯儿为主体的10余家作坊响应公私合营,组建新华酱醋酿造厂;1995年,第四代传承人刘西竹在酿造厂亏损之际,重拾家族技艺,恢复醋坊生产,以“绵酸无涩”的醋品重获百姓青睐。

2018年,第五代传承人刘秀敏注册“刘老醯儿”商标,为老字号注入现代品牌基因;2021年,山西刘老醯儿醋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企业从传统作坊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型跨越。如今,公司已拥有2个酿醋厂、7家直营店,员工42人,其中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调味品评委1人、十佳调味品评师1人,年产食醋5500吨,不仅成为晋北醋行业的标杆,更被誉为“山西北派老陈醋的代表”。
薪火相传:五代人的坚守与革新

“循古法遵今律,守本心利他人。”这十字家训由第二代传承人刘兴汉订立,更成为刘氏家族六百年传承的精神内核。

第一代传承人刘会才(1868-1925年)重开醋坊时,便以“料必求精、绝不偷工”为信条,初步确立刘氏酿造法,让“刘老醯儿”成为北方商埠大同的“商旅必购”;第二代刘兴汉(1885-1945年)不仅扩大规模,更将技艺规范化,其“分别制曲、混合酿造法”至今仍是核心工艺;第三代刘步云(1904-1997年)博采众长,完善技艺体系,使醋品跻身“古城名品”;第四代刘西竹(1952年至今)在坚守古法的同时,融合山西中部老陈醋工艺,创新“酒化醋化同步发酵” 技术,让醋品风味更趋丰富;第五代刘秀敏(1974年至今)则以文旅思维激活传统,在云冈石窟、大同古城开设沉浸式体验店,将“前店后场”的作坊变为非遗展示窗口,2023年更获“第三届大同工匠” 称号,成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六百年的传承,传的不只是手艺,更是‘做醋如做人’的本分初心。”第五代传承人刘秀敏表示,从代王府的宫廷技艺到民间的匠心坚守,刘氏后人以“传、帮、带”延续技艺,将“诚信”二字深深刻入骨髓。
匠心酿艺:八十道工序里的 “醋中乾坤”
“夏酿于烈日,秋晾于风露,冬藏于冰窖,春启则十里香。”刘老醯儿的酿造技艺,是一部写在时光里的匠心史诗。其“大同味醋酿造技艺”于2023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十余道工序中,藏着古人对自然与微生物的深刻洞察。


多粮主料是其风味根基:以高粱、黍米为主粮,搭配大同特有的高寒作物苦荞、燕麦,既保留北方杂粮的醇厚,又赋予醋品丰富的营养基底。多曲发酵堪称一绝:以天然黍米帘子曲为糖化剂,用曲量高达50%-60%,“以曲代粮”让微生物群落更趋活跃;天然大缸醋母循环培养,形成独特的“菌系家谱”,风味层次远胜普通食醋。辅料清蒸尽显诚意:麸皮、谷糠经高温清蒸去除杂味,全程无醋糟回用,做到“渣清到底”,确保醋品纯净无瑕。


最具特色的当属双边同步发酵与破冰抽醋。前者为北派独有的“固态双边发酵”工艺:低温入缸后,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同步进行,经“前低温(25-32℃)、中高温(37-43℃)、后缓落”的温度调控,微生物在动态平衡中生成上百种风味物质;后者则是大自然的馈赠:成醋入缸陈酿四季,冬月破冰取醋,天然冷浓缩让水分与醋体自然分离,醋品更显醇厚,香气愈发纯正。

“蒸粮要透,制曲要匀,发酵要足,陈酿要久,方能得一坛好醋。”固态陈醅时加盐压紧、隔绝空气,促进乙酸乙酯生成,让醋品带淡淡酯香;熏醅昼夜不辍,不仅赋予醋品棕红透亮的色泽,更催生总黄酮、川穹嗪等功能性成分,使醋从调味品升级为“调养品”。
风味功效:舌尖上的“非遗味道”

“酸不露头,甜不挂口,苦不留喉,香能绕梁。”这是食客对刘老醯儿醋的精准描摹。其成品醋色泽棕红、体态清亮,入口先觉微酸,继而回甘,尾韵带淡淡粮香,层次丰富如一首平仄相协的古体诗。

这种独特风味源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高温蒸煮让淀粉充分糊化,多曲发酵带来复杂香气,长期陈酿让刺激性酸味转化为温润的醇厚。更难得的是其养生价值,经检测,醋中富含氨基酸、有机酸及总黄酮等抗氧化成分,日常食用可促进消化、调节代谢。正如《齐民要术》中“酢(醋)能消食、开胃”的记载,刘老醯儿将古人“药食同源” 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让每一滴醋都成了“可食用的非遗”。
守正出新:从技艺到产业的多维突破
“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但也不能困在旧时光里。”刘老醯儿的创新,始终以传承为根基。


产品矩阵已拓展至13个系列百余种:从大众喜爱的味醋、陈醋,到高端的老陈醋、醋膏,再到创新的粮果甜醋,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因“真材实料”赢得口碑,成为“中高端食醋”的代名词。

文旅融合方面,2022年入驻的老字号数字博物馆(位于大同东南邑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场馆设传统技艺展示区、三酉堂品鉴区、醋吧体验区,游客可亲手翻醅、品鉴新醋,甚至品尝醋饮料、醋冰淇淋等创新产品,让非遗“活”起来。2025年,其“非遗与旅游融合案例”入选省级典型,跻身“大同非遗好物”。

标准引领方面,刘老醯儿作为主要起草单位,2022年将大同味醋列入国内首个《山西食醋分类》团体标准,2023年参与制定《粮果甜醋》标准,2024年牵头制定《大同味醋酿造技艺规程》《北派老陈醋》标准,填补了国家标准空白,获“特殊贡献奖”,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树起标杆。
荣誉加身: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从地方名品到国家级认可,刘老醯儿的荣誉簿上,满是时光镌刻的印记:2020年被认定为“三晋老字号”;2022年入驻商务部老字号数字博物馆;2023年“大同味醋酿造技艺”列入省级非遗;2024年跻身“中华老字号”,填补了大同市该领域的空白;2025年系列产品获“首批大同非遗好物”。截至2024年,该公司拥有关联注册商标162项、发明专利4项、著作版权6项,获评“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刘老醯儿用六百年的坚守,证明了老字号的生命力在于‘守正’,更在于‘出新’。”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用心酿造、诚信天下”的核心理念。
“发酵造福人类,酿造创造未来。” 这是刘老醯儿的愿景,更是其前行的方向。该公司将深耕“纯粮谷、纯手工、小批量、精酿造”的定位,与山西农大功能食品研究院合作研发新品,拓展抖音、小红书等线上渠道,让“大同味醋”走进更多家庭。同时,依托醋文化博物馆与体验店,计划打造“非遗研学基地”,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更将以“中华老字号”为契机,探索“醋+文旅”“醋+养生”的跨界融合,让这滴承载晋北文化的醋,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鲜活纽带。
“酿醋如修行,一分耕耘,一分酸香。” 六百年的时光,在刘老醯儿的醋缸里沉淀为醇厚的滋味;而未来的岁月,将在守正创新中酿造出更绵长的故事。这滴从代王府走出的醋,正以非遗之韵、匠心之魂,香飘万里,续写传奇。(图/山西刘老醯儿醋业有限公司)
声明: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