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在这里,快过来!”9月17日凌晨2时许,一阵激动的呼喊划破习水县温水镇山林的寂静 —— 经过近6小时的昼夜搜寻,被茫茫林海 “藏” 起来的两岁半男孩,终于在公安民警的空地联动救援中平安现身,所有参与搜救人员悬着的心瞬间落定。
时间回溯至前一日夜晚。9月16日20时许,习水县公安局温水派出所接到群众紧急报警,称其家中两岁半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独自跑出家门,家人四处寻找数小时无果。眼看夜色渐深,担心孩子遭遇危险,遂报警求助。
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赶赴报警人家中,一边安抚家属情绪、细致询问孩子体貌特征,一边迅速将警情同步上报温水镇党委政府及县公安局。县公安局立即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增派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警力赶赴现场,与温水派出所民警组成联合搜救队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随即展开。
与此同时,为扩大搜寻范围,温水派出所民警将孩子的基本信息、衣着特征及走失时间整理成文字,快速发送至辖区警民微信群,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寻找,同时呼吁周边村民、商户留意线索,一旦发现孩子踪迹立即联系警方。经过大量巡查工作,民警发现走失小男孩朝家对面的山林方向跑去,这一关键线索,让搜救焦点迅速锁定在那片植被茂密、地形陡峭的深山区域。
然而,夜间的山林漆黑一片,树木枝叶交错遮挡视线,地面搜救人员仅凭手电筒光束根本无法覆盖广阔区域,民警立即使用警用无人机升空作业。
随着无人机缓缓升空,其搭载的热成像系统开始实时扫描山林区域 ,在漆黑环境中,人体散发的热量会转化为清晰的红色热源点,从山脚到山腰,从密林到沟壑,每一片区域都不放过。十几分钟后,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微弱却稳定的红色热源点,且热源形态与儿童体型高度吻合!“锁定位置了!在山脚处,距离我们约400米!” 民警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地面搜救组通报坐标。接到定位信息后,地面搜救人员沿着无人机指引的方向,赶赴走失小男孩所在位置。最终,搜救人员在一处低矮灌木丛旁找到了蜷缩着的孩子 。此时孩子虽有些受惊,但身体并无大碍,看到身着警服的民警靠近,还小声喊出了 “妈妈”。
“别怕,警察叔叔抱你回家。” 民警初步检查走失小孩身体无大碍后,抱起孩子,一边轻声安抚,一边快速向安全区域转移。凌晨2时许,当民警将平安无恙的孩子交到早已在山脚等候已久的家长手中时,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着民警的手反复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此次救援中,习水县公安局利用 “空中侦查定位 + 地面快速救援” 的空地联动模式,不仅大幅缩短了搜救时间,更有效规避了夜间山林搜救的安全风险,用科技力量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了坚实防线。
警方提示:家长务必提高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意识,尤其对于低龄儿童,外出时需时刻保持视线范围内看护,家中门窗应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孩子独自外出。若不慎发生儿童走失情况,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