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湄潭县公安局新南派出所接到群众雷某的报警电话:“警察同志,我妈和我媳妇吵了几句嘴,趁我外出干活的时候离家出走了!她情绪不好,还熟悉周边的山路,我怕她出事!”
接警后,民警火速赶到雷某家中,结合情况分析,老人情绪激动,大概率会往偏僻的山区走,一旦错过最佳搜寻时间,风险不小。民警当即决定联合雷某、村干部分成3组,对老人可能经过的山路、田埂、河坝展开地毯式搜索。
山间地形复杂,杂草丛生,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找,喊着老人的名字。2个小时后,终于在距家十几公里外的河坝边,发现了坐在地上、满脸疲惫的老人。民警赶紧上前,蹲在老人身边轻声安慰:“阿姨,别生气了,家人都在找您呢,身体没事吧?”见老人只是情绪低落、身体无碍,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送老人回家后,民警没有简单“交差”——了解到矛盾源于日常琐事积累,民警先“背对背”分别和老人、雷某夫妇聊天,听他们说委屈、讲难处;再把三人聚到一起,从“家和万事兴”聊到家人间的包容理解,引导他们换位思考。1个多小时的温情劝导后,一场家庭矛盾,在民警的调解下化为了彼此的体谅。
沙场里的紧急救助,
把躺地老人安全送回家。
近日,湄潭县公安局马山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在马山村的沙场里,有位老人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你们快来看看!”
值班民警赶到沙场后,第一时间跑到老人身边查看情况:“您怎么样?哪里不舒服吗?”老人只能模糊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在哪里、子女电话全记不清了。民警确认老人只是体力不支后,蹲在旁边扶着老人,避免他再次摔倒。
为了尽快找到家属,民警联系了马山村的村干部,还拿着老人的照片向周边村民打听。很快,民警联系到老人的女儿,并将他送到了女儿家中。
看到家人平安归来,女儿激动得拉住民警的手:“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记性不好,平时不让他走远,没想到他偷偷跑出来了,要是没人发现,后果真不敢想!”
深夜值班室的求助,
帮迷路老人找到“回家路”。
9月上旬的一天晚23时,湄潭县公安局兴隆派出所的灯光还亮着,一位热心群众搀扶着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进值班室,语气急切:“警察同志,我路上看见这位老人独自晃悠,问啥都含糊,好像是迷路了,你们快帮帮他!”
民警立即上前,先给老人倒了杯热水,温声安抚:“大爷别着急,咱们慢慢说,有我们在肯定帮您找到家。”可老人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只断断续续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子女电话都记不清了。民警一边陪着老人“拉家常”稳住他情绪,一边迅速调取周边信息、联系社区网格员和附近村干部,一点点核实身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比对,民警终于确认了老人的家庭信息,并联系上了他的子女。原来老人趁家人不注意独自出门,走着走着就忘了方向。当民警开车把老人安全送到家门口时,家属早已在门口焦急等候,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大半夜的,我们正到处找呢。”
三则小故事,都是民警日常工作里的“小事”,却关乎着老人的安全、家庭的和睦。
在此小编也想提醒大家,家中有高龄、记忆力减退的老人,不妨给他们配带有联系方式的手环或胸牌,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多陪他们说说话。
您的一份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