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初心献礼家国华诞——武汉37中校友艺术团唱响新洲汪集助农赞歌
湖北台 徐元鸿 报道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建国76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六楼报告大厅人声鼎沸,由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新洲区汪集街道办事处指导,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村委会主办的"庆祝建国76周年暨新洲汪集助农文艺汇演(武汉37中校友艺术团专场)"在汪集陶咀村委会隆重举行。中国网、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全程报道,几百名观众齐聚现场,共赏文艺盛宴,共庆祖国华诞,共话乡村振兴。
下午两时许,汇演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新洲区汪集陶咀村余建平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以助农为核心,既是向建国76周年的深情献礼,也是落实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文旅融合赋能农业发展的创新探索。汪集街道办事处主宣传部张部长介绍,汪集街正全力推进"文化+农业"发展模式,希望通过文艺汇演搭建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汪集特色农产品,助力农户增收致富。陶咀村村委会主任则详细介绍了陶咀村近年的发展变化,同时感谢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的支持。
随着欢快的旋律响起,武汉37中校友艺术团带来的开场节目合唱手语《同一个太阳,同一个月亮》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数十名名演员身着红色盛装,以优美的舞姿诠释对祖国的热爱,台下观众纷纷挥舞小红旗应和,歌声与掌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作为享誉全国的文艺团队,武汉37中校友艺术团从单一舞蹈队发展为拥有声乐队、器乐队等多个分队的综合性艺术团,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此次为助农汇演专程编排了14个特色节目。
手风琴笛子电吹管器乐合奏《我的祖国》堪称本场汇演的亮点之作。艺术家殷学刚领衔演绎,手风琴铺陈出厚重悠扬的底色,笛子穿插其间带来明亮高亢的旋律,电吹管则以丰富音色增添现代质感,三种乐器巧妙融合,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时代气息。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台下村民情不自禁跟着哼唱,年过七旬的陶咀村村民陈爹爹热泪盈眶:"这曲子听得心里真敞亮,想起了祖国这几十年的好日子!"
助农主题在节目中得到生动诠释。配乐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朗诵者们深情的演绎引发在场观众强烈共鸣,台下掌声不断。
歌舞类节目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女声独唱《我的中国梦》是整场演出的一大亮点。刘荣丽的演唱情感真挚饱满,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歌曲的编排也十分用心,从深情的叙述到高潮的磅礴,层次分明,极具感染力;舞蹈 《月亮代表我的心》以月色为意象,意境唯美,编排细腻。舞者们用柔和的肢体语言,如圆润的臂线和流畅的转身,将含蓄的家国情怀表达得十分到位。《沂蒙颂》红色经典重现,气势昂扬。演员们的队形整齐、动作有力,成功营造出军民同心、迎难而上的时代氛围,极具感染力。
男声小合唱《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孙汉桥等带来的男声小合唱《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是整场汇演的“燃点”时刻。他们用铿锵有力的演唱,成功营造出军民同心、奋勇向前的热血氛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音色统一,音准扎实,展现了很高的合唱水准。站位整齐,互动自然,情绪层层递进,感染力十足。在建国76周年的时刻,用一首经典战斗歌曲致敬历史,振奋人心。旋律质朴动人,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情怀。值得一提的是,刘小芳等特意融入地方元素,改编的湖北小曲《武汉人过早》将武汉地区的发展变化编进唱词,道出了武汉人民的幸福生活。廖桂英等带来的口琴合奏合唱《游击队之歌》,以“器乐+合唱”的创新形式,重现了这首红色经典,口琴的灵动与合唱的厚重相互交织,层次丰富,既有原汁原味的年代感,又不失新意。余桂华等带来的走秀《酷飒风》,以鲜明的风格为现场注入了现代活力。
将“酷”与“飒”完美融合,动作利落、节奏稳健,展现了十足的气场与自信。队形变换有序,快慢结合,视觉效果丰富。
汇演现场创新性地设置了助农展示区,陶咀村的汪集鸡汤、土鸡蛋、有机蔬菜、手工豆制品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供游客观众挑选。武汉37中校友艺术团团长陈纯带领演员们化身"助农宣传员",主动向观众介绍产品特色:"这些都是村民们精心培育的好东西,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他们拓宽销路。"下午4时许,汇演在大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中落下帷幕。陈纯领队的团队与宋源珍指挥默契配合,呈现了一场感染力十足的合唱表演。
指挥宋源珍手势精准有力,对歌曲节奏与情感的把控恰到好处,从开篇的舒缓悠扬到副歌的激昂澎湃,清晰的指令让合唱队伍始终保持整齐的音色与饱满的状态。陈纯领队带领的团队精神面貌极佳,成员们眼神坚定、情绪投入,将歌曲中对家国的热爱与质朴情怀传递得淋漓尽致,与“建国”“助农”的汇演主题高度契合。全体演员与现场观众齐声高歌,嘹亮的歌声回荡在乡村上空,久久不散。武汉37中校友艺术团演员刘小芳在后台接受采访时表示:"能把文艺演出送到田间地头,用艺术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老校友的共同心愿。"
此次汇演通过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不少网友留言点赞:"节目接地气、有温度,既庆了国庆又助了农"。现场电视台记者在报道中提出,活动将文化惠民与助农增收有机结合,聚焦农产品展示区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活力, 陶咀村村委会主任介绍,此次汇演不仅让村民享受了文化盛宴,更提升了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后续将依托此次活动的影响力,打造"文艺+电商+农户"的助农新模式。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文化下乡助农"系列活动,让文化之花在乡村绽放,让助农成效惠及更多群众。庆祝建国76周年新洲助农文艺汇演艺术总监何丽萍总结道,本次汇演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传承了红色经典,又融入了地方特色,整体呈现出“主题鲜明、导向正确、质量较高、氛围热烈”的良好态势。《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游击队之歌》《沂蒙颂》等节目,通过口琴合奏、合唱、舞蹈等多种形式,让经典焕发新活力,振奋人心。形式创新,融合多元:手风琴、笛子与电吹管的器乐合奏,以及口琴与合唱的结合,展现了高水平的艺术融合。
从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到直播间的纷纷点赞,从文艺演出的情感共鸣到农产品的热销场景,这场特殊的文艺汇演既为建国76周年献上了诚挚祝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动力。正如汪集街道办事处宣传部长所言:"文艺是凝聚人心的纽带,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当二者相遇,必将奏响和美乡村的新篇章。"
附:庆祝建国76周年新洲汪集助农文艺汇演前三名节目
1、走秀《酷飒风》领队 余桂华
2、大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领队 陈纯 指挥 宋元珍
3、口琴合奏合唱《游击队之歌》领队 廖桂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