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警官,这是我亲手剪的‘为人民服务’,谢谢您当时对我的帮助!”
2025年9月28日,新蒲派出所民警朱雪林收到了一份特别的 “心意”—— 来自小瑞(化名)的感谢信,还有一幅他精心制作的剪纸作品。纸张虽薄,却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感激,也翻开了一段民警用耐心与责任守护生命的温暖故事。

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2025年 8 月 26 日,新蒲派出所接到警情:小瑞因近期生活压力叠加,情绪低落,不慎饮用农药后已自行前往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得知消息后,民警朱雪林第一时间赶往医院,经与医护人员沟通,确认小瑞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仍需留院观察,后续治疗与心理疏导都不能松懈。
在与小瑞的初步沟通中,朱雪林了解到,大学毕业后的小瑞于今年 7 月在新蒲创立了自己的文创工作室,本对未来满怀期待,却因近期多重压力陷入情绪低谷。考虑到小瑞在治疗期间需要更多关心与引导,朱雪林没有简单 “完成警情处置”,而是主动扛起责任:她一边对接小瑞户籍地派出所,全面了解其生活背景以更好地提供帮助;一边联系小瑞的房东,叮嘱对方多留意其后续动态,形成帮扶合力。
此后的日子里,朱雪林成了医院里的 “常客”。只要不值班,她就会来到病房,了解小瑞的身体恢复状况,并耐心地陪他聊天谈心,她从 “民警” 变成 “倾听者” 与 “开导者”。察觉到小瑞仍有心理负担,朱雪林还会用自己处理过的类似案例,鼓励他 “困难都是暂时的,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一点点帮他解开心里的 “结”。
“朱警官每次来,都像大姐姐一样跟我聊天,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在朱雪林的持续关怀与疏导下,小瑞逐渐走出情绪阴霾,不仅主动配合治疗,还开始重新规划工作室的发展,脸上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康复后,心怀感激的小瑞特意制作了一幅剪纸,郑重地剪出 “为人民服务” 五个字。“这几个字,我在住院时听朱警官说过很多次,她用行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小瑞说,这份礼物不仅是感谢,更是想传递这份从民警身上感受到的温暖。

从 “情绪低谷” 到 “重拾希望”,朱雪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人民公安为人民” 的宗旨。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耐心与责任,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也让“警民鱼水情” 在细微处闪闪发光。
在新蒲公安,像朱雪林这样的民警还有很多。他们始终把群众的 “小事” 当成 “大事”,把群众的 “难处” 当成 “心事”,用温暖的守护,为辖区群众筑起一道有温度的安全防线。而这份来自群众的剪纸与感谢,也成为公安民警继续前行的动力 —— 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真诚的付出,都能点亮一盏希望的灯,汇聚成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