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科烈士纪念碑纪念活动纪实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
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刘祥中
为传承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烈,2025年7月16日上午,在铁道兵老战士、四川师范大学荣誉教授蔡方鹿老师带领下,由四川师范大学及其他学校、单位三十余名师生组成的“重走成昆铁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从乐山市金口河区出发,经过乘坐汽车和徒步,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位于乐山市沙湾区的成昆铁路轸溪火车站,并在站内的徐文科烈士纪念碑前开展纪念活动。

徐文科烈士纪念碑,是一座特殊的烈士纪念碑。它既是成昆线上唯一一座给铁道兵战士个人修建的纪念碑,也是我国唯一修建在火车站内的烈士纪念碑。徐文科烈士系四川犍为人,生于1942年,1964年4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铁道兵8817部队任战士。为建设成昆铁路,徐文科于1965年9月3日16时,在大桥湾隧道施工中,因意外发生塌方,不幸光荣牺牲。在危险时刻,徐文科大公无私,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追誉他为“雷锋式的战士、王杰式的英雄”,师政治部通报其事迹,号召全军学习。1966年,由铁道兵十师党委批准建造的徐文科烈士纪念碑落成于轸溪火车站。建成以后,车站安排专人长期守护纪念碑。每至清明等节点,铁路单位、学校等都会来此组织纪念活动。纪念碑及烈士事迹还多次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构成成昆铁路线上的一处红色丰碑和精神坐标,供人敬仰。
纪念活动开始,由四川师范大学张诗诺同学主持仪式。首先,全体师生在徐文科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低头默哀1分钟,深切悼念为国家和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默哀结束后,师生代表发言。此次“重走成昆铁路”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带领者、铁道兵老战士蔡方鹿老师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徐文科烈士的生平事迹,使大家充分感受到以徐文科烈士为代表的铁道兵战士在成昆铁路建设中“一公里一忠魂”的无私奉献精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惠老师分享了参加此次“重走成昆铁路”活动的感想,她感慨这次实践活动就是一次实地行走的“铁轨上的思政课”。通过重走,既感受到今天祖国的强大,又对当年付出青春建设国家的铁道兵战士由衷敬佩,并向兼具学问知识与道德风范,又是学者与战士双重典范的蔡老师致敬。四川文理学院罗海军老师表示,应当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奉献精神。同时,作为蔡老师的弟子,罗老师还回顾了自己从2014年开始追随蔡老师重走成昆线和在蔡老师指导下写作论文的经历,深为蔡老师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杨瑞同学认为参加此行深受教育,并表示同学们应当传承青年英雄的锐气,勇于开拓创新,在学习生活中,以榜样为力量,弘扬家国情怀,坚持科学精神,努力锤炼本领,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当中。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雷晓慧同学作为一名退役通信兵,结合自身经历和实践体会,代表参加此次社会实践的全体同学庄严承诺,将在未来学习生活中用革命精神激励自我,努力成为新时代好青年,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全体师生合唱《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用激昂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敬意、追思和信念。纪念活动圆满结束。
今年是成昆铁路通车55周年,参加“重走成昆铁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全体师生通过实地重走,在徐文科烈士纪念碑前开展纪念活动,认真学习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切身体会成昆铁路建设的不易。通过纪念活动,参与者更好地认识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成昆铁路精神,并深刻领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弘扬和传承铁道兵精神,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刘祥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编:槛外人 2025-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