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周日清晨,南阳市卧龙区中西医结合疼痛医院(七里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一片繁忙。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二科主任医师王勤俭准时出现在诊室,这是他利用双休日返乡定期坐诊的寻常一天。三年来,这位南阳籍名医心怀桑梓,坚持回乡服务,不仅为家乡父老带来省级专家的诊疗,更通过“传、帮、带”为基层医院注入持续发展的活力。

“以前挂省里专家的号想都不敢想,现在居然在家门口就办成了,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候诊患者王瑞虎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这正是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主动下沉,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生动缩影。
王勤俭主任在忙碌间隙表示:“我的根在南阳,能用所学回报家乡,是情分也是责任。看到患者不用奔波就能享受到优质资源,看到基层同事技术不断进步,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三年来,河南省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党总支与河南中医院骨伤科党总支已多次派出党员医疗队,深入该院开展坐诊带教,形成了长效帮扶机制。

面对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人员与技术难题,卧龙区中西医结合疼痛医院院长钟健介绍了他们的破局之道:“我们坚持‘基层守门人’定位,聚焦康复医学、针灸推拿、慢病调理等特色科室,同时把人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选派骨干至河南省中医院等上级单位进修,并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南阳市中医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医院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的中医骨干。目前,医院拥有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23名,中医药技术力量雄厚。

作为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该院还积极承担区域辐射带动责任,为来自安阳、驻马店等地的进修人员提供学习平台,并对村卫生所进行常态化培训。扎实的工作获得了官方认可,2023年11月,该院成功入选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个100”中西医结合实践样板医院。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医院就诊大厅宽敞明亮,患者虽络绎不绝,但在简化便捷的流程下,现场秩序井然。疼痛科主任闪剑感慨道:“医疗技术的日益提升和优美舒适的环境增强了整体竞争力。以前‘跨区择医’通常出现在三甲医院,如今慕名而来的患者不仅有周边居民,还有各县和其他辖区的,每日接诊量超过500人次。”这些数据和成绩,是这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多年来砥砺奋进的见证,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生动缩影。

“每次到大医院看病,至少半天时间,像胃肠镜、核磁共振这类检查,更是排队一整天;如果做个全身体检,要跑三天。如今在社区‘小医院’,小毛病问诊开药一两个小时搞定,报销比例也高于市级医院。”家住辖区大寨村的疼痛患者林榕华女士在候诊时,向记者讲起了切身体会,为社区就医的便捷与实惠点赞。这朴实的赞誉,道出了众多居民的心声,也折射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
如今,这所卧龙区的“民生医院”已发展成为辐射辖区及周边30万人口,覆盖疼痛治疗、慢病管理等特色服务的综合性社区医院。它不追求气派外观,却以中西医结合的“简便廉验”之法和贴心设置,精准回应百姓需求,将治疗“负担”转化为安心与便利,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身边医院”,为居民构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勾志彦)

举报